秋雨诗词鉴赏( 三 )
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
传情莫过于语言,“言为心声”,诗人想象夫妻二人团聚在一起,秉烛夜话,进行心灵的交流 。
“却话”是回溯追想,诗人此时设想彼时,而彼时正谈论此时,谈论的是巴山夜雨之时的思念之情 。
在这首短小的四句诗中两处出现“巴山夜雨”的字样,这种情况在一般的古诗中是绝少见的,这是因为“巴山夜雨”给诗人的感受是非常复杂深沉的,是最凝炼的景语,又是最深切的情语,既写景,又抒情,是情景交融的诗的意境 。
在这首诗中如此使用,就非常含蓄,引人联想,别具一格 。
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情绪 。
离愁是实,欢聚是虚 。
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对欢聚盼之愈强,当前的思恋之情便反映得愈深,愈难排遣 。
两相对照,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 。
形象、细腻、含蓄、深刻,是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赏析一】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求高考语文 诗词鉴赏题 比喻衬托,各尽其妙 ——《琵琶行》《李凭箜篌引》乐曲描写之比较 一 有人说,世间存在的各种事物,最难写的莫过于声音了 。
因为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
说它有,它确实存在;说它无,它又不见行迹 。
然而我们发现,尽管声音很难写,但还是不乏描写声音尤其是描写乐曲方面的成功之作 。
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 。
虽然这两首诗歌同为描写乐曲的典范之作,但是它们在对乐曲的描写中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不尽相同的 。
拙文拟就这两首诗歌乐曲描写的手法作一些比较阐述 。
二 乐曲描写之难,难就难在它是抽象的,是无形的 。
高明的写手总是设法将抽象化为具体,把无形变成有形,这就有必要借助比喻的手法了 。
白居易的《琵琶行》写到琵琶大弦和小弦发出的声音时分别用了“嘈嘈”和“切切”两个拟声的极其抽象的词语,读者想借此获得对乐曲的清晰的印象是不可能的 。
这点白居易也考虑到了,因此,在“嘈嘈”和“切切”的后面分别加了两个比喻“如急雨”和“如私语”,前者就像下起一场暴雨,后者就像两人在窃窃私语 。
这样,读者对大弦和小弦发出的声音的特点就具体可感了 。
当然,在琵琶弹奏的过程中,不会一味地用大弦,也不会只是用小弦,而是时而用大弦,时而用小弦,这“嘈嘈切切错杂弹”的乐曲又是怎样的呢?诗中用“大珠小珠落玉盘”将其形象化了:大弦的声音就像大珠子掉落在玉盘里发出的声音,小弦的声音就像小珠子掉落在玉盘里发出的声音,它们互相错杂,交替出现,共同组成了一支美妙的乐曲 。
乐曲流畅的时候是“间关莺语花底滑”,乐曲凝滞的时候是“幽咽泉流冰下难”,前者就像黄莺在花下啼叫,后者就像泉水在冰下流动 。
如果读者能借此展开联想,自然能够获得对乐曲的“流畅”和“凝滞”的特点的具体印象 。
当琵琶的演奏经过短暂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停歇进入高潮之后,诗人又用两个比喻对其乐曲进行了描写:“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
”它们就像装满了水的银瓶突然被打破水浆迸流而出,它们就像带甲的骑兵突然冲出与敌方刀枪相击,把琵琶弹奏进入高潮时乐曲的情况具体而又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最后乐曲收尾时“四弦一声”的乐曲又是怎样的呢?它就像“裂帛”即用力撕开一块布时所发出的声音一样 。
就这样,白居易借助一系列比喻的写法,把十分抽象的乐曲写得具体而又形象,把无形的乐曲变换成了各种有形的事物,使读者对琵琶弹奏出来的乐曲,留下了既具体生动又深刻难忘的印象 。
李贺也是深谙此道的老手 。
在他的《李凭箜篌引》中,描写乐曲清脆时,把它比作“昆山玉碎”;描写乐曲和缓时,把它比作“凤凰叫”;描写乐曲惨淡时,把它比作“芙蓉泣露”;描写乐曲清丽时,把它比作“香兰笑”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桨声灯影新秦淮导游词鉴赏写法怎么样?
- 初中校运会广播稿如何写?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清明节诗词策划书范文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