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虚字又有复字的诗句( 八 )


鉴赏:秋天的傍晚 , 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 , 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 , 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
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 , 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 。
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 , 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 , 乃抽象感情 , 所以纵有丹青妙手 , 也难以描绘 。
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 , 是‘伤心’二字这神 。
”正因为画不成 , 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 , 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
结尾两句 , 感慨深沉 。
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 , 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
他为此感到苦恼 , 而又无能为力 。
5、春愁 清代: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 , 往事惊心泪欲潸 。
四百万人同一哭 , 去年今日割台湾 。
鉴赏: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 。
诗的大意说:春回大地 , 面对着春天的景色 , 引起我无限春愁 , 这春愁无涯无际 , 难以排遣 , 勉强观望山景 , 仍然难以消除胸中的悲愁 。
想起惊心动魄的往事 , 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
四百万同胞都为此伤心万分 , 同声大哭 , 因为去年的今天被迫割让了台湾 。
6、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 , 梅花入梦香 。
可怜今夜月 , 不肯下西厢 。
鉴赏:前两句一从视觉、一从嗅觉的角度来描写诗人居处的清幽境界 。
“竹”和“诗” , 一为自然之物 , 一为社会之物 , 二者本无从比较 , 但诗人用一个“瘦”字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竹具有清瘦的形象 , 诗具有清瘦的风格 。
“瘦”字用得生新 , 为全诗定下了清瘦的意境氛围 。
而“入梦香”则将现实与梦境联系起来 , 梅花夜间在月光的朗照下也喷出清香 , 已不同凡响 , 而这香气还伴着诗人进入梦乡 , 则香气之浓郁、之悠长可以想见 。
将竹与梅这样的自然物象与诗与梦这样的人为之物炼在一句之中 , 这就构成了情在景中、景在情中 , 情景混融莫分的高妙意境 。
前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 , 但透过竹影和梅香 , 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 。
在后两句中 , 诗人便将“月”和盘托出 。
可怜者 , 可爱也 。
当诗人信步庭院时 , 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 , 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 , 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
诗人遗憾或幽怨的是什么?也许是有情人天各一方 , 不能互通情怀;也许是君臣阻隔 , 上下无法沟通;也许什么都不是 , 只是诗人置身此时此景之中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感受而已 。
7、春行即兴 唐代: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 , 涧水东流复向西 。
芳树无人花自落 , 春山一路鸟空啼 。
鉴赏: 李渔《窥词管见》有云:“词虽不出情景二字 , 然二字亦分主客 , 情为主 , 景是客 。
说景即是说情 , 非借物遣怀 , 即将人喻物 。
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 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 。
”诗和词在表现手法上是一致的 。
这首诗虽然还不能说就做到了“全篇不露秋毫情意” , 但句句写景 , 句句含情 , 却是比较突出的 。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 , 诗中虽然写的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 , 都是一些宜人之景 , 却构成一幅暮春景象 , 渲染一种孤寂、凄凉、愁苦、叹惋的感情 , 这些景色都是为衬托诗人凄凉的心境服务的 , 它充分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深沉叹惋 。
8、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代: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 , 乱后还乡亦可哀 。
风雨梨花寒食过 , 几家坟上子孙来?鉴赏:这是诗人是在送陈秀才回沙上扫墓有感而发所作的诗 。
清明时分 , 春雨飞飞 , 诗人和陈秀才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沙上祭祖 , 满身的泥土尘埃和雨露 , 那是非常的零乱 , 诗人感慨以这样行色匆匆的方式回乡祭祖 , 那是让人感受到似乎有那么一些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