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半月的诗句有哪些?( 四 )


马戴 16,山月照弹琴,月如钩 。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星临万户动,单于夜遁逃,清泉石上流 。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 14 。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 18、俱怀逸兴壮思飞、月黑雁飞高,月傍九霄多 。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李白 12,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欲上青天览明月、松风吹解带 。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明月松间照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李白 10
关于月的诗句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 。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
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
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
这些诗词虽然写的是同一个物象——月亮,但是在不同的诗人笔下,其象征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
作为一代诗圣的杜甫也有很多咏月的诗篇,这些诗篇伴随着诗人坎坷悲壮的一生,诉说着诗人绵绵不尽的悲情 。
本文将从杜甫的诗歌中摭取几首写月诗,分析其意象特征,并从中揭示杜甫的思想变化与月的关系 。
杜甫一生历经坎坷,饱尝生活的磨难,体味人世的悲辛 。
在杜甫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月的诗句,据不完全统计,杜甫的咏月诗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语佳句,传诵千古 。
在一向“沉郁顿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杜笔下,那是一个天地肃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个情谊淳厚、绵绵不尽的瑶池仙境,一个悲怆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灵 。
其中有“枫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的恬静优美,也有“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的战争悲愤;有“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悠悠深情 。
杜甫的咏月诗,是杜甫一生经历的反映,折射出那个特定时代的种种风貌,体现了一代诗哲的情感波澜 。
一、“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边塞苦寒苍凉悲壮杜甫的月诗有很多是反映战争,关注“安史之乱”的,揭示了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
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及〈北征〉等都是这类的代表作 。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在那空旷寂寥的边塞,明月高悬的深夜,本应是人马安歇,进入甜美梦乡之时 。
事实却否,在胡笳的悲鸣声中,在寂寥高挂的明月之下,在军令严肃的氛围里,士卒不敢放肆,不能懈怠,只能默然惨然,听凭战争的摆布,没有丝毫的自由可享 。
这样低沉雄浑,意境疏阔的场景,使人如临关塞,飒然一振 。
《北征》可以说是杜甫“史诗”的典型代表 。
全诗篇幅宏大,一百四十句,七百字,为杜甫五言古诗最长的一首;安史之乱、国破家亡、时代变换、个人命运尽收诗中;全诗感情丰富复杂,思往昔、叹现实、想未来,驰骋宏阔,被人称为千古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