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半月的诗句有哪些?( 五 )


其中“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
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诗人深夜经过嘶杀拼夺的战场,在一弯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诉说着一幕幕让人心痛的悲剧,控诉着安史之乱带给人民的不尽的灾难 。
笔调朴实而深沉,充满着忧国忧民的情思,怀抱着国家复兴的愿望,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现实,从而表达了普通人民的愤懑情绪 。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
”——(《宿江边阁》)杜甫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安危,他写过许多不同情态下的不眠之夜,透过不眠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抒发了他关心时事,关怀民生的壮阔情怀 。
那翻腾在波浪中的一片孤月,在鹳鹤争飞、豺狼争食的混战中,更显得凄寒,与末二句在不眠之际,诗人忧思重重,却又无力回转乾坤的悲怆之感相呼应,因此孤月不仅是单纯的水月之景,同时也是诗人悲凉心境的写照 。
如上述反映凄凉边塞的诗篇还有很多,“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 。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 。
”(《遣怀》)清人仇兆鳌在《杜诗详注》说:“句句是咏景,句句是言情,说到酸心渗骨处,读之令人欲涕 。
”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怀乡思亲情深意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 。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月夜》和《月夜忆舍弟》 。
自古以来,月亮是最基本的母性情结,寄托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诚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
”——(杜甫《月夜》)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灵武即位,消息传来,杜甫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 。
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
有关于月亮的古诗句 这太多了!先挑几首比较脍炙人口的吧 。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
《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漫兴》一首【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明月夜留别》【唐】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
《江楼有感》【唐】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
《生查子》【唐】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
《调笑令》【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
《菩萨蛮》【唐】冯延巳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