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 二 )


《雨巷》就是这样 。
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
这虽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 。
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 。
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
南唐李璟更是把丁香结和雨中愁怅朕在一起了 。
他有一首《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
风里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们愁心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 。
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取了前人的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
古风文章怎么写? 这两天看到有一些句子,应该是古风的,觉得比较美...残照将西下,远山如眉黛 。
湖心亭中的女子望着潋滟的湖面,将手中的竹笛贴近绛唇 。
“呼——”笛声悠长婉转,引得归巢的鸟儿落了大半停在亭阑上 。
女子着一身杏黄纱裙,系碧色罗带 。
一支玉钗斜斜地插在髻中,眼波流转,容貌如玉雕成的,连湖中盛放的芙蓉也逊了下去……这,是我的一个梦 。
都市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气息,而因为钢筋水泥的强硬既没有风花雪月的婉约,也没有醉卧沙场的豪放 。
于是就有那么一群人,骨子里透着对古风的痴迷与追寻 。
或许她不是明眸皓齿的倾城女子,他也不是才高八斗的翩翩公子 。
但依然,做着充满古典味的梦,觅着自己想要的婉约或豪放 。
我,是其中一个 。
我为风赋诗词的韵味而狂,为水墨线条的流畅而狂,为绫绡绨绸的飘逸而狂,为金木丝竹的境界而狂,为亭台楼榭的精致而狂……至于那民间艺术的繁杂多彩,更是教我不能自拔 。
好友中有几个也是和我一样,喜欢古代的缠绵细腻,有时闲了,找个艳阳的下午,约着小憩,品茶倒是不会,但是可以慢慢体味其中的甘涩 。
可能也是背诗几首,感受古人的情思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而我偏爱唐伯虎“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的不为世俗和李义山“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奇思妙想 。
偶然做得几句打油诗,就与好友分享,自娱自乐 。
古画我不懂,只是觉得山水清丽淡雅,花鸟栩栩如生,人物神情形象,不似西方油画那样重墨彩,少了一分空灵缭绕 。
古曲的明奇暗意,更不是我能描述得清楚的,单说古典十大名曲,高山流水的典雅,平沙落雁的悠扬,十面埋伏的悲壮,渔樵问答的生动,汉宫秋月的幽怨,梅花三弄的清韵,胡笳十八拍的伤婉……古人在音乐上的高深造诣,不得不让人折服 。
近两年兴起了一种新的流行音乐风格,歌词多用唐诗宋词(如《京华一梦》中的“离亭燕,鹧鹕天,词念过几阙 。
书启哪卷,是我的序言 。
低诉遍,纵然怨,都化成泪涟 。
秋心一叶,飘零在人间 。
”),伴奏也加入了琵琶、二胡类的古典乐器,说白了就是仿古,毕竟同时融合了其他风格,指示比聒噪的摇滚,刺耳的金属令人感到舒缓罢了 。
偶尔听听也还不错,但是离我们的历史依然很远 。
去过一次北京,更是为紫禁城,颐和园所倾倒,虽然都说苏州园林比这北方的皇权象征更加美轮美奂,但是我倒觉得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和”思想 。
就算是看见某个小古镇的青瓦高墙,仍旧是心生欢喜 。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闪着绮丽光芒的文化遗产不计其数,纵然今日现代世界的脚步仍在不断前进,居于都市的我,也想说:我为古风狂!
描写 君子兰 的诗词 题兰》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古 风 唐 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

【描写山水美景的古诗】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