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培训自我评价怎么写?( 六 )


二、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
现今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存在费时多,收效却不高,教师辛苦,学生乏味,教师讲得多,学生读书少,语文学习实效差,最终构成“课内损失课外补,教师学生都辛苦”的现象 。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所以,张云杰提出:“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回归本位 。”“要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 。”那里所讲的“真”,即语文教学的本质 。那么,如何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呢
首先,重视经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
古代的语文教育异常注重经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本事 。古人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已经做为格言流传到今日 。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讲的都是诵读对于理解和感受语言所起的重要作用 。
有人认为古代的诵读就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学生根本不理解,这是一种僵死的教学方法,应当全盘否定 。于是,他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篇文章学完了,学生几乎没有通读一遍课文,课堂上听不见书声琅琅,只听见教师泛泛的讲解,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 。
诚然,强迫学生诵读记忆有其不合理的因素,可是李白假如没有做到“五岁观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也不可能在盛唐诗坛上独放异彩,名垂史册 。事实证明,视听两种感觉器官的相互协调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况且课堂上教师无休止的分析也未必使每个学生都听得懂,因为还有一个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景下给学生一些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在诵读中印证教师的讲解,体会课文的思想资料和艺术手法,学生则会自觉规范自我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本事不就提高了吗
其次,重视模仿,强调创新 。
大凡古代有成就的作家,多是以模仿起步 。《朱子语类》上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即久,自然纯熟” 。可贵的是,古人不但重视模仿,并且还强调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 。清代学者唐彪在评论韩愈和欧阳修时说:“韩师孟,今读韩文,不见其为孟也;欧学韩,今读欧文,不觉其为韩也;若拘以模仿,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所谓师其神,不见其貌,此最为文之真诀” 。由此能够推测,古代的语文教学重视让学生经过模仿提高写作本事,构成自我独特的风格 。
我们今日的作文教学提倡让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这是天经地义的 。可是学生能写出真心话,并不等于会写文章 。写文章还要讲究章法、技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模仿好文章在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优点 。叶圣陶先生对此早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课文就是例子 。”所以,模仿是沟通阅读和写作的一道桥梁 。事实上,许多教师也这样做了,可是他们只明白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课文,没有做到古人所说的“师其神,不见其貌”,缺乏创新精神 。古人在这方面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