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卜算子.咏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三 )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
这首《卜算 梅花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
《毛泽东诗词》·卜算子·咏梅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风风雨雨把冬天送走了,漫天飞雪又把春天迎来 。
悬崖已结百丈尖冰,但梅花依然傲雪俏丽竞放 。
梅花她虽然美丽但不与桃李争艳比美,只是把春天消息来报 。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她却在花丛中笑 。
卜算子·咏梅 【作者】毛泽东 【朝代】近代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扩展资料:卜算子·咏梅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 。
1961年12月,毛泽东在广州筹划即将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是欧美封锁,苏联翻脸;面临的国内环境是经济困难,灾害重重 。
面对困难和压力,毛泽东想要表明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便酝酿写一首词 。
他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感到文辞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可用其义,所以他要再读与陆游的词风格不同的咏梅词 。
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
毛泽东的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
毛泽东诗词鉴赏的论文1500字以上200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三十周年 。
主席生前有大量的诗词发表,有律诗,有词,有骈文,气势雄浑,想象瑰丽 。
俗话说,诗言志,歌咏言 。
我力图把毛主席作为一个普通人,按照时间顺序,体察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思考他当时的心态,结合该历史环境下的作品,揣摩他的心路历程 。
毛泽东的诗作跨越大半个世纪(1915-1973),而其本人的传奇经历就是一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新中国的建设史 。
我的论文以其诗词为线索,点评某些重要历史事件,当然,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诗词本身,历史只是作为环境因素,解释作者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
中国古体诗词可以粗划为写实和写意两种,也就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分别是其杰出的代表 。
写实者忧国忧民,有不少叙事诗流传于世,而写意者多歌颂祖国伟大山川,李白更是做了个梦都能写出《梦游天姥吟留别》 。
我个人认为,毛主席的诗词作品很难简单划归其中某一类 。
首先,毛窒息的诗词基本都是基于其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背景;然而,诗人思想丰富,言辞华丽,豪气冲天,又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征 。
比如说,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占南京后(49年4月),诗人一定很为自己一手指挥的这部交响曲而自豪,信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类似作品很多 。
我认为,毛主席的诗词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乐观向上,气势磅礴,对应于“写实”和“写意”,毛可以称为“写势”,当然,这“势”不是空的,唬人的,而是多基于现实历史事件 。
比如《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可以说,诗人本身就是伟大的历史制造者,然后用诗歌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豪情 。
按照历史顺序读毛窒息的诗词,就可以深刻体会到作者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我甚至觉得,毛窒息是一个性格十分率真、秉性大大咧咧的人,很难与国家元首的严谨、刻板、循规蹈矩联系起来,这一点在诗词中表现尤其强烈 。
而贯穿这几十年的一个骨干精神,就是乐观与自信,或许这也是其能成就伟大事业的必备素质 。
总之,诗词中的毛泽东,有时性格细腻(但从不伤感),有时豪放甚至霸道,反映了其性格中丰富、多侧面的特点 。
下面我分三个历史时期,来剖析毛通过诗词表现出来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