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卜算子.咏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六 )


自有咏梅诗词以来,毛泽东的这首词是前无古人的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写作背景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12月 。
在当时,前苏联政权核心赫鲁晓夫企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遭到严正拒绝后,便纠集世界上一些仇华势力,使用了一系列政治高压、经济封锁等手段,使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 。
这时国内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毛泽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填了这首主题鲜明、意境深远的词 。
词前小序,既“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
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屡遭投降派秦桧排挤和打击,情绪消极颓丧,遂以梅花自比 。
毛泽东同样以梅花为题材,与陆游孤寂、悲观相反,充满着自信和乐观 。
毛泽东为什么认定梅花能够鼓舞振奋当时国人士气?梅花属阳性长寿命树种,具有不畏严寒的品质 。
再从气候和地理上分析,我国遭受寒流灾害几乎全部来自于西伯利亚地区,而梅花原始产地就在中国,又恰恰毫无畏惧那里的寒流,基于此,他借梅花藐视并回应前苏联政权的丧心病狂和背信弃义 。
通篇44个字,然精妙之处有四处之多,既两处鲜明对比与两处和谐共鸣 。
“送春归”和“迎春到”是消极与乐观情绪的鲜明对比;“百丈冰”和“花枝俏”是压迫与顽强态度的鲜明对比 ;“不争春”和“报春”是宽阔情怀与奉献精神的和谐共鸣;“山花烂漫”和“丛中笑”是成就感与自豪感的和谐共鸣 。
关于"梅"的古诗,还要鉴赏雪 梅 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 。
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 。
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
但在诗人卢梅坡的笔下,二者却为争春发生了“磨擦”,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装点了春光,而且谁也不肯相让 。
这种写法,实在是新颖别致,出人意料,难怪诗人无法判个高低 。
诗的后两句巧妙地托出二者的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回答了“骚人阁笔费评章”的原因,也道出了雪、梅各执一端的根据 。
读完全诗,我们似乎可以看出作者写这首诗是意在言外的: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

【以《卜算子.咏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这首诗既有情趣,也有理趣,值得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