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的定义( 三 )


1.明字意 明字意,就是对每一首古诗(词),要明了每个字的含义,达到字字落实的地步 。
有时候,对一首古诗(词),哪怕是有一个字未理解,也会影响对整首诗(词)的理解 。
比如:读《诗经·周南·卷耳》,倘若对诗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的“顷筐”弄不明白,就很难理解全诗 。
“顷筐”,是一种簸箕形状的浅筐,对其形状不明了,尚不要紧,但若不知这乃是一种浅筐,就会影响对全诗的理解 。
此诗写女子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怀念 。
她采卷耳,连“顷筐”都采不满,由此可见她心不在焉,也可见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
如果,对“顷筐”不能正确理解,我们就很难体察诗中女子对出门在外丈夫的怀念之情,也就不能说是真正读懂了这首诗 。
2.明典故 明典故,就是对诗词中所用典故要弄明白 。
有些诗词,不用典故,我们阅读的障碍相对来说要小些;而有些诗词,运用典故较多,而且运用得颇为巧妙,如果弄不清楚,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就很难读懂,或者说,很难正确解读其内涵 。
比如,读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们弄明白了此词所用典故,就不难理解其思想内容 。
词的上片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事,他重用周瑜等能人而建功立业;另一个是用南朝宋武帝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事,他早年家贫,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而当上东晋将领,并亲自率兵北伐,最终推翻了东晋王朝而自立为帝 。
词的下片,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为其年号)事,他想学前人“封狼居胥”(即北伐建功),而误听王玄谟之言,派王玄谟率兵草率北伐,结果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打得狼狈不堪;另一个是用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的故实,他曾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赵王以为他年老而不再用他 。
辛弃疾在此词中运用这些典故,恰到好处,有助于词人怀古伤今,表现其收复中原失地的强烈愿望与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左而使之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
读此词,惟有明了其所用典故,才能真正读懂它,也才能领悟其用典之妙处 。
二、读透 读透,这是鉴赏古典诗词的第二步 。
在这一步上,要达到前人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② 。
如何才能读透?我以为,至少应做到“四会” 。
1.会“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云:“又如题画山水,有地名可按者,必写出登临凭吊之意;题画人物,有事实可拈者,必发出知人论世之意 。
”③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鉴赏,指要了解诗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
了解作者,包括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艺术风格等;了解写作背景,包括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及同时代其他作者的同类作品等 。
会知人论世,才有可能读透具体作品 。
比如,读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我们了解杜甫其人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就有助于读透它 。
杜甫,具有治国的理想 。
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表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
诗、词、曲、有什么特点 诗歌是个大概念,包括诗、词、曲三个大类 。
细一点分类,诗又分古体诗和近体诗和新诗三类 。
1、 古体诗 古体诗的特点是形式灵活,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均可,句数也不限定,没有严格的律格(南北朝之前“格律”本身就尚未产生),用韵灵活 。
2、 近体诗 近体诗的概念是唐代人提出来的,他们把唐代以前的诗叫“古体”,把他们那个时代的诗叫“近体(有的又叫今体)”,以后人们就沿用了这个说法,但一定要明确这个概念现在已经扩大了,凡是古代那些用韵、字数、句数、平仄灵活的诗都叫古体诗,也就是说不仅唐代以前的诗基本上都是古体诗,唐代、宋代、元明清都有古体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