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说课稿怎么写?( 二 )


2、透明的水槽或水盆每组一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每组一套 。记录卡每组一张,分类筐每组三个(筐子侧面分别贴着沉、浮和悬浮的标志) 。
3、大字卡“沉”与“浮” 。
四、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过程,所以采用如下教法:
1、多媒体展示法:利用电脑和投影向幼儿展示海上漂浮的船和其他各种浮在海上的物体,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 。
2、提问法: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
五、说学法:
整个活动过程提倡幼儿主动体验,探索,让幼儿主动学习 。所以,本次活动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
1、操作法: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去体验各种物体的沉、浮,总结沉与浮的基本规律 。
2、记录法:教师提前做好记录表,让幼儿养成总结记录总结的好习惯 。
3、讨论法:引导幼儿经过讨论、合作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正确的结果 。
4、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物体的特征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电脑、投影)像幼儿展示海上的漂浮现象,引导幼儿观察这一科学现象 。
本环节的重点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
2、抛出问题:教师提问:所有的物体都能漂在还上吗?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沉与浮的概念 。
本环节的重点是为后面的体验活动做铺垫,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和体验 。
3、幼儿操作:幼儿分组,为每组幼儿发放提前准备的操作性材料,包括透明的水槽或水盒一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塑料的、玻璃的)、棉花、橡皮泥等物品,分类筐每组三个,记录表没人一张 。
教师将操作的步骤演示一遍,(以啤酒瓶盖为例)然后让幼儿逐一进行操作 。
①、预测:大家先讨论预测啤酒瓶盖在水里的沉浮状态 。
②、填写预测记录:将预测的结果填写在记录表里 。
③、动手操作:将啤酒瓶盖放到水里,看结果是沉还是浮 。
④、记录操作结果:并和预测的结果进行对比 。
⑤、分类:操作后将物品分类放到贴有标记的分类筐里 。
⑥、总结:幼儿操作完成后,教师向幼儿出示“沉”与“浮”的字卡,并贴到白板上,引导幼儿总结哪些物体在水里是沉下去的,哪些物体在水里是浮上来的 。让幼儿代表把分类筐放到相应的字卡下面 。
4、拓展部分:尝试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材料,(材料不要过多,以免扰乱幼儿思维 。)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让幼儿通过努力得到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