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绵竹的小诗急用

清乾隆县令陈天德三溪寺八景录其四首:

(一)伏虎岩

伏虎何年事 , 岩前吼夜风 。
岚烟气腾上 , 威猛镇禅宫 。

(二)潜龙洞

龙潜不可见 , 右洞贮幽深 。

蓬勃山云起 , 随风化作霖 。

(三)礼拜石

(注:本诗录自清道光29年志为“曾” 民国8年志为“僧”)

禅侣曾稽首 , 端岩立道周 。

三溪谁可约 , 踪迹过猿猱 。

(四)紫云舍

暮葛山含紫 , 云窝列小房 。

佛堂金碧映 , 一气混茫茫 。

三溪寺

明代状元杨升庵咏诗《三溪寺》

巍石山前寺 , 灵泉胜复幽 。

紫金诸佛相 , 白雪老僧头 。

湖水生寒月 , 松风夜带秋 。

蜀王三箭发 , 射水济民忧 。

清代康熙
51
年县令陆箕永憩三溪寺题诗二首:

(一)
碧山山下经行寺 , 走马重过日未西 。

落叶一庭秋满阁 , 乱泉声里住三溪 。

(二)
乍临初地便神清 , 更喜芙蓉别院明 。

急唤奚奴烹涧水 , 斋厨先尝雪霞羹 。

对大雄宝殿前的金桂银桂题联:

两树桂花三溪水 , 

四时烟雨半山云 。
清代乾隆翰林李调元对三溪寺作诗二首:

(一)
不识三溪寺 , 相携过石桥 。

灵泉通水脉 , 石洞凿山腰 。

月洞龙吟窟 , 云深鹿伴樵 。

到来心共寂 , 闲坐话前朝 。

(二)
昔有玉川老 , 於兹习静禅 , 

坛经千劫火 , 龛尚一灯燃

碑示祥符字 , 田分永乐早

可能衣钵在 , 定有法僧传 。

三箭水

清代康熙年间 , 县令陆箕永游三箭水后 , 题诗一首

邑西南河曰射水 , 洪流迅激势千里 。

溯源云自三溪山 , 山足蜀王亲发矢 。

矢发泉涌如有神 , 惊湍直与绵江齿 。

茫茫千载矢

存 , 族长七寸还佘咫 。

我乘公事来面郊 , 策马人行职山椒 。

行行竟达广安寺 , 寺后两穴喷银涛 。

峰拗峭石骈嵯牙 , 

琮一道飞琼瑶

咄哉奇景世莫比 , 山既
波嗔骄 。

此事假不亲涉览 , 传记毋乃齐奈嘲 。

吁嗟乎 , 人间井窥

空自劳 , 眼前怪异纷相遭 。

何必寻山定越昆仑高 , 泛水端上星河舶 。
清嘉庆文人李德扬诗云:

穿将三矢碧山开 , 滚滚河源应手来 。

帝子当年传射水 , 绵人终古筑策崇台 。

通神泽幸流军士 , 作堰荒仍辟草莱 。

可惜扬州波似锦 , 龙舟一去意难回 。
清肖子绅游三箭水灵源桥诗:

访胜寻幽到灵源 , 隔断红尘别有天 。

石穴流甘如净露 , 山风抱爽胜清涟 。

穷通莫定难先料 , 饮啄因知是夙缘 。

旦幸王宾情意恰 , 消闲一日即是仙 。
石钟石鼓

石钟石鼓是有名的古迹 , 位于三溪寺右侧 , 清末文人黄尚毅为其作诗:

天地为炉鬼为工 , 不熔金铁熔山峰 。

娲皇锻炼出五色 , 补天余巧成洪钟 。

呜霜远闻三溪寺 , 惊看追

悬虚空 。

钟口空廓围十丈 , 太极灿烂图其中 。

科斗文原书契祖 , 八音石与金丝同

歌钟二肆何足道 , 无乃开辟铭神功 。

汤盘禹鼎皆后起 , 周景无射徒峥嵘 。

好右昌黎已生晚 , 引予更后乐坡翁 。

歧阳彭

不可到 , 风鹤草木惊兵戎 。

燕巢危幕钟鼓乐 , 蛇斗南门笙歌从 。

韩宣玉环索郑贾 , 鲁桓大鼎取宋公 。

石言魏榆足微信 , 何必浦牢吼青铜 。

党争牛李嗜奇石 , 平泉太湖夷蒿蓬 。

泗滨浮磬谁考击 , 菱溪卧石空英雄 。
寒山钟动梦初觉 , 更摩石鼓追鸿蒙 。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