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曲字的古诗词( 四 )


诗词曲的资料诗词曲有关知识一、格律诗的类别格律诗一般有三类 , 即律诗、排律和绝句 。
就字数来说 , 一般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
六言律诗也有 , 但后来很少用 , 已基本淘汰 。
律诗:八句 , 以每两句为一联进行声律和词性的对仗 , 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
每联尾字必需用同韵群的字押韵 , 即八句四韵 , 也有首联起句就入韵的格式 , 叫首句入韵式 , 即成八句五韵 。
颔联和颈联除了声律的交替和对仗外 , 词性也要以对偶句形式对仗;首联和尾联词性可对仗也可不对仗 。
排律:以律诗的要求 , 十句以上的格律诗叫排律 。
绝句:四句两联 , 首句入韵式三韵脚 , 首句不入韵式两韵脚 。
绝句最初叫截句 , 即截取律诗四句单独成诗之意 。
一、二句词性不对仗 , 三、四句词性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前半部分;一、二句词性对仗 , 三、四句词性不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后半部分;一、二句和三、四句词性都对仗的截句是截取律诗中间部分 。
后因为截句再不可加句 , 只能是四句 , 就改称为绝句 。
二、对联的基本原理对联是由律诗的颔联或颈联的形式单独提出来而成的一种联体 。
它完全遵从律诗颔联或颈联的格式 , 包括声律的交替、对替和词性的对仗 , 上联尾字用仄声 , 下联尾字用平声的定律 。
所以说对联是律诗中的精华 , 也叫诗中之诗 。
现代对联发展有九言以上的中、长联 , 但它基本的声律交替、对替、词性对仗、字数相等、内容相联、结构相称、节奏相应的六条就是律诗颔联或颈联定律的延续 。
三、词、曲的律格词:起于五代与唐 , 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 , 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
它的严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种种特点 , 都是由音乐的要求而规定的 。
词和诗在形式上的不同 , 主要有以下几点:(1)每首词都有词调名 。
如《菩萨蛮》、《水调歌头》、《沁园春》等 , 称为词调 。
词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 , 并不就是题目 。
各个词调都是“调有定句 , 句有定字 , 字有定声” , 并且各不相同 。
(2)一首词大都分为数片 , 以分两片的为最多 。
一片即是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 。
每首词分成数片 , 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
(3)押韵的位置各个词调都有它一定的格式 。
诗基本上是偶句押韵的 , 词的韵位则是依据曲度 , 即音乐上停顿决定的 。
每个词调的音乐节奏不同 , 韵位也就不同 。
(4)句式长短不一 。
诗也有长短句 , 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 , 近体诗还不允许有长短句 。
词则大量地使用长短句 , 这是为了更能切合乐调的曲度 。
唯美的诗词,带些忧伤 1、 风华是一指流砂 , 苍老是一段年华 。
2、 举杯独醉 , 饮罢飞雪 , 茫然又一年岁。
3、 长街长 , 烟花繁 , 你挑灯回看 , 短亭短 , 红尘辗 , 我把萧再叹 。
4、 终是谁使弦断 , 花落肩头 , 恍惚迷离5、 多少红颜悴 , 多少相思碎 , 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
6、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 , 何处繁华笙歌落 。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 , 纵使他人空笑我 。
7、 任他凡事清浊 , 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
8、 寄君一曲 , 不问曲终人聚散 。
9、 谁将烟焚散 , 散了纵横的牵绊 。
10、 听弦断 , 断那三千痴缠 。
坠花湮 , 湮没一朝风涟 。
花若怜 , 落在谁的指尖 。
11、 山有木兮木有枝 , 心悦君兮君不知 。
12、 相忘谁先忘 , 倾国是故国 。
泠泠不肯弹 , 蹁跹影惊鸿 。
13、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 , 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
14、 待浮花浪蕊俱尽 , 伴君幽独 。
15、 一朝春去红颜老 , 花落人亡两不知 。
16、 静水流深 , 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 , 一朝悲欢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