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诗歌的流派

在我国文学史上 , 诗人词家多若繁星 , 他们或因风格相近 , 或因时代相同 , 或因同乡好友 , 或因父子师生 , 而各自被归人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有前有后 , 有大有小 , 地位也有高有低 。了解和熟悉它们 , 对于诗歌欣赏是大有裨益的 。
诗人词家虽多 , 但如果从创作方法上来划分 , 大致有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 , 以及形式主义等几个流派 。其中 , 占主导地位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流派 。
(1)现实主义派流 。现实主义流派的成员 , 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那些现实主义诗篇的无名作者 。之后 , 就是创作汉、魏乐府中现实主义作品的无名作者 。而南北朝的陶渊明 , 唐代的杜甫、白居易 , 宋代的陆游 , 则可视为不同历史时期的领袖人物 。此外 , 如东汉的蔡谈、王粟、陈琳 , 中唐的元结、柳宗元、元模、张籍、王建、李绅 , 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 , 北宋的梅尧臣、王安石 , 南宋的范成大、杨万里 , 金代的元好问 , 元代的王冕 , 明代的高启 。于谦 , 清代的顾炎武、吴伟业等 , 都是有一定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诗人 。
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能够真实而形象地、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有着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有着在深刻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概括;较多地运用朴实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 。
(2)浪漫主义流派 。浪漫主义流派的成员 , 最早也可以追溯到《诗经》中那些浪漫主义诗篇的无名作者 。之后 , 便是我国的第一个大诗人屈原 , 他早在战国时代就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高峰 。在魏晋南北朝 , 先后出现了曹植、左思、郭珍、鲍照等浪漫主义诗人 。唐代的李白 , 可称浪漫主义大师 , 他继屈原之后 , 又掀起了一个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峰 。除他之外 , 唐代还有王之涣、王昌龄、岑参、李贺等优秀的浪漫主义诗人 。宋代词坛上的苏拭和辛弃疾 , 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 。清代的龚自珍 , 是古代最后一个有一定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 。
这一流派的共同特点是:洋溢着追求理想的进取精神;具有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能以丰富的想象构成美妙的虚幻境界;常使用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比拟;充斥着绚丽奇妙的语言 。
有一定影响的诗派:
(1)屈宋 。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和宋玉 。他们都是“骚体”的创始者和代表作家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 , 有关他的作品前文已有介绍 , 这 里不再赘述 。宋玉写有《九辩》《风赋》等 。他们的诗篇在艺术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 , 如多用楚国方言 , 多依楚国音律 , 大都具有奔放而华美的风格 。刘栅在《文心雕龙》中高度评价说:“屈宋逸步 , 莫之能追” 。不过 , 屈宋虽并称 , 也有共同之处 , 但成就的大小却不能相提并论 。
(2)三曹 。指的是汉魏期间的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 。曹操的诗多取材于动乱的现实 , 名篇有《茬露行》、《蒿里行》、《苦寒行》人短歌行》人龟虽寿》人观沧海》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质朴的形式披露作者的胸襟 , “如幽燕老将 , 气韵沉雄” , 形成了独特风格 。曹丕的诗多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归 , 格调细腻委婉 , 语言浅显清丽 , 其中以七言诗《燕歌行》最为出色 。曹植的诗充满追求和反抗 , 富有气势和力量 , 形成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特色 。三曹 , 因他们的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 , 成了当时文坛的领袖 。不过 , 其中成就较多的是曹操和曹植 , 所谓的“建安风骨” , 主要是通过他们的诗篇体现的 。
(3)建安七子 。“七子”之称出于曹丕的《典论·论文》 , 指的是孔融、陈琳、王桨、徐斡、阮璃、应踢和刘侦 。其中 , 除孔融是曹操的政敌 , 后为曹操所杀外 , 其余六人都与三曹关系密切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动乱 , 体现了进取的精神 。王集是“七子之冠冕” , 艺术上比较成熟 , 名篇有《七哀诗》人登楼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