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渔的古诗

如下,望采纳:
《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明末清初·李渔】
江风五月尚飕飕,疑是生寒应麦秋 。
暑雨不多难望岁,密云虽布转增忧 。
四方丰歉觇三楚,两载饥寒遍九州 。
民命久悬仓廪绝,问天何事苦为仇?
《清明前一日》【明末清初·李渔】
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
战场花是血,驿路柳为鞭 。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
李渔的戏曲创作?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
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 。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戏曲理论家、美学家 。
著有《笠翁十种曲》、《笠翁一家言》、《十二楼》、《闲情偶寄》等五百多万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传》 。
李渔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
李渔所著的戏曲,流传下来的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以上十种合刻称《笠翁十种曲》)、《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及《双瑞记》等19种 。
其中,演出最多的是《风筝误》一剧 。
此外,有小说《无声戏》、《连城壁全集》、《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等 。
关于李渔的古诗

有关柳树的诗句 崔护 评论 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
郑谷 评论 柳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
詹敦仁 评论 柳堤诗 种稻三十顷,种柳百馀株 。
稻可供饘粥,柳可爨庖厨 。
息耒柳阴下,读书稻田隅 。
以乐尧舜道,同是耕莘夫 。
柳宗元 评论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
李商隐 评论 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 。
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 。
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
韩偓 评论 柳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

【关于李渔的古诗】

施肩吾 评论 杂曲歌辞·杨柳枝 伤见路傍杨柳春,一枝折尽一重新 。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
王勃 评论 长柳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
刘宪 评论 折杨柳 沙塞三河道,金闺二月春 。
碧烟杨柳色,红粉绮罗人 。
露叶怜啼脸,风花思舞巾 。
攀持君不见,为听曲中新 。
杜牧 评论 独柳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
雍裕之 评论 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
张泌 评论 柳枝 腻粉琼妆透碧纱,雪休夸 。
金凤搔头坠鬓斜,发交加 。
倚著云屏新睡觉,思梦笑 。
红腮隐出枕函花,有些些 。
卢仝 评论 寄崔柳州 使者立取书,叠纸生百忧 。
使君若不信,他时看白头 。
三百六十州,克情惟柳州 。
柳州蛮天末,鄙夫嵩之幽 。
花落陇水头,各自东西流 。
凛凛长相逐,为谢池上鸥 。
白居易 评论 忆江柳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
白居易 评论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
唐彦谦 评论 垂柳 垂柳碧髯茸,楼昏带雨容 。
思量成昼梦,来去发春慵 。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 。
碧虚从转笠,红烛近高舂 。
怨脸明秋水,愁眉淡远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