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 四 )


习惯用新声或古声创作对联都是可以的 , 不能把自己的用韵习惯作为标准去定是非 , 这样也不好 。
既然我们有心要学习楹联创作 , 就应该花些时间 , 学习、了解一下古韵 , 是很有好处的 。
俗话说得好:技(才)不压身 。
在一生中 , 这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
这也许是我们与平时自己看书学习的不同的一个方面 。
有大家在一起讨论 , 效果会不一样的 。
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上、去、人四个声调 。
平 , 所指的就是古汉语中的平声字(包括现在汉语中的第一、二声中的大多数);仄 , 所指的是古汉语中的上、去、入声(现代消息 , 分入四声之中) 。
这是旧韵(古声)的平仄分法 。
“击、说、积、极、习”在古汉语中均属入声字 , 虽然现在已入阴平、阳平之中 , 但论及平仄时 , 按旧韵 , 仍应属仄声 。
入声字的特点是读起来有短、促、急、收、藏的感觉(现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 , 如湖南方言和闽南方言 , 仍保持着这种发音方式 , 他们对入声字并不难辩认 , ) 。
利用不同声调的意态 , 交错排列成句 , 就形成平仄律 。
将这种平仄律应用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之中 , 就使文学作品有了抑扬顿挫的音乐感 。
《康熙字典》上载一首歌诀 , 即说明四声的读法 , 其歌曰:“平声平道莫低昂 , 上声高呼猛收藏 , 去声分明哀远道 , 入声短促急收藏 。
” 根据这一原则 , 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 , 即一平一仄 , 非平即仄 。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
一平一仄 , 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 , 平扬仄抑 , 平清仄浊 , 平长仄降 , 平悠长仄短促 , 平和缓仄急剧 。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 , 节奏出则韵步起 , 由此形成了汉语的音韵美 。
联语中不但同句平仄要交替 , 上句和下句也同样要交替 , 就是说上句用了平声字 。
下句相对应的位置必须用仄声字与之相对 , 反之上联用仄声 , 下句则必须用平声 。
这样 , 就形成了字音的对立统一 , 有了字义的对仗 , 又有了字音的对仗 , 就形成了联语结构的参差美 , 读起来便琅琅上口 , 抑扬顿挫 , 铿锵有度 , 韵味和谐 。
现代诗歌理论家李汝伦说:“宇声的平仄合乎音乐的配置 , 使诗词具有了独立性 。
”“可以吟而不唱 , 可以唱而不吟 , 也具有音乐美 , 即使动眼不动口 , 在眼中出现文字 , 也能显示它的铿锵扬抑 , 因为有通感在起作用 。
” (关于平仄方面的书籍很多 , 如要进一步分辨清楚平仄 , 特别是入声字的熟练运用 , 都需要看专门的工具书 , 在此我推荐几本供大家选择:首推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郭锡良先生的《汉字古音手册》以及唐作藩先生的《上古音手册》 , 其次闭克朗先生的《入声》、周秉均先生的《古汉语纲要》也不错) 对偶和对仗是两种极为相象的语言形式 。
所谓“相象” , 是说它们相同之处较多而不同之点较少 , 所以区别起来就较为困难 , 甚至连一些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都解释得含糊其辞 , 不甚了了 。
如《辞海》“对仗”条下注释曰:“指诗文词句的对偶 。
”陕西教育出版社的《古文自学辞典》则解释“对偶”为“修辞方法一种 , ……诗歌中叫‘对仗’ 。
”如此以“对偶”注“对仗” , 用“对仗”释“对偶”的辗转解说 , 造成了概念的混淆 , 其结果是使人误以为“对偶”与“对仗”是一回事 , 是一个概念的两种称谓 。
那么 , 究竟什么是“对偶”?什么是“对仗”?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对偶 , 是一种修辞格 。
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 , 结构、词性大体相同 , 意思相关” 。
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 , 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 , 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