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励志,爱国的诗词( 三 )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 。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 。
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 。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 。
”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xián)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译文】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 。
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
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 。
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
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 。
(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
经常写文章自己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 。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 。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3、马说《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 。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 。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
【译文】世上先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辱没于低贱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而不用千里马称呼 。
日行千里的马,有时吃一顿就要吃尽一石的粮食,喂养马的人不按照它马能日行千里的能力来喂养它 。
这样的马,虽...
【清平乐·村居》这首诗分上、下阕,上阕写的是: 下阕写的是: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
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 。
“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
”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 。
如果不走近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 。
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 。
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近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 。
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 。
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 。
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 。
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 。
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