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沐岩的诗句

没有带“沐岩”的诗句 。带“岩”的诗句有:
1、高岩瞰清江 , 幽窟潜神蛟 。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唐代:柳宗元
释义:高高的朝阳岩俯瞰清江 , 幽深的洞窟神龙深潜 。
2、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石》
清代:郑燮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 ,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
3、千岩万转路不定 , 迷花倚石忽已暝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唐代:李白
释义:无数山岩重叠 , 道路盘旋弯曲 , 方向不定 , 迷恋着花 , 依倚着石头 , 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
4、回看天际下中流 , 岩上无心云相逐 。
《渔翁》
唐代:柳宗元
释义:回头望去渔舟已在天边向下漂流 , 山上的白云正在随意飘浮 , 相互追逐 。
5、进不图功名 , 退不处岩峦 。
《游子吟》
唐代:陈陶
释义:成功后不求功名利禄 , 失败后也不会隐居遁世 。
6、岩扉松径长寂寥 , 惟有幽人自来去 。
《夜归鹿门山歌 / 夜归鹿门歌》
唐代:孟浩然
释义: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 , 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 。

【带沐岩的诗句】

7、低飞昏岭腹 , 斜足洒岩阿 。
《咏雨》
唐代:李世民
释义: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 , 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 。
8、身在千山顶上头 , 突岩深缝妙香稠 。
《题画兰》
清代:郑燮
释义: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 , 它的香气飘散四溢 , 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 , 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
9、山气巄嵷兮石嵯峨 , 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
《招隐士》
两汉:淮南小山
释义:山中云雾弥漫啊岩石巍峨 , 山谷险峻啊溪水激起层层高波 。
10、碧山学士焚银鱼 , 白马却走深岩居 。
《柏学士茅屋》
唐代:杜甫
释义: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 , 昔日常参议朝政 , 直言相谏的他 , 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 , 隐居于此 。

赠刘景文 古诗 《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 (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 , 该作品是苏诗中的经典之作 , 脍炙人口 。
赠刘景文 【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正是橙黄橘绿时 。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 。
诗的前两句写景 , 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 , 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
后两句议景 , 揭示赠诗的目的 。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 , 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 , 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 。
诗人这样写 , 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 , 虽已青春流逝 , 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 , 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 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苏轼的《赠刘景文》 , 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 。
《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 , “曲尽其妙” 。
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 , 所咏却是深秋景物 , 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 。
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 , 但实际上 , 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 , 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因为在作者看来 , 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 , 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 。
而橘树和松柏一样 , 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
古人写秋景 , 大多气象衰飒 , 渗透悲秋情绪 。
然此处却一反常情 , 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 , 显露了勃勃生机 , 给人以昂扬之感 。
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 , 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 , 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