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唱主持串词。( 二 )


”通过情感的体验以产生歌唱的动力,这种动力的表现形式就是气息的涌动 。
例如李白的《秋浦歌》组诗第十五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
”在发第一个字音之前气息先准备好,“白”字轻轻喷出,“三千丈”稍加强调,将无限的愁绪和夸张的诗意表现出来 。
整首诗用平稳的气息引导声音,在浅吟低回的哀叹中表现内心无限的惆怅 。
而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一诗描绘了秋日山中怡人的景色使游者流连忘返的情景 。
这种愉悦的心情需要流畅、轻快的旋律来表现,气息要灵巧轻松,与《秋浦歌》的低沉截然不同 。
2.语调抑扬指吟唱时的“抑扬”,也就是声音的高低起伏 。
由于地域、方言不同,每个人的发音不同,同一首诗的吟诵也不尽相同 。
诗文重要的是和谐,比如汉武帝“李夫人之歌”末句“翩何姗姗其来迟”虽然都是平声,但吟诵时结合意思诵出其长短轻重,注意音节速度,自能表现出诗中犹疑期望的神情 。
吟诵时抑扬得当,诗的起伏变化和强弱对比就会清晰有序,旋律会流畅优美,顺理成章;反之,抑扬失当的话,旋律会杂乱无章,尽失美感 。
3.句逗停顿诗的“抑扬”与“顿挫”如同台上的指挥,掌握着全局的风格 。
“顿挫”指停顿与转折,张弛有度、停顿得当的吟唱,才能体现出诗文的风韵 。
诗的停顿有很多种,有韵律性、情感性、强调性等 。
韵律性顿挫如五言诗“二三”“二二一”节奏、七言诗“四三”节奏等 。
古诗新唱主持串词。

今天如何吟唱古典诗词一、用普通话吟唱 。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仅汉语中就有许许多多的地方语言 。
用这些方言吟唱、吟诵诗词,平仄分明,节奏抑扬,很有韵味 。
但这对于普及中华文化是不利的 。
而且古诗词中的语词有属于其特定时代的发音,现代汉语的语音与古汉语的语音已有很大区别,不可能在现代完全复原古汉语的发音 。
所以,在推行普通话的今天,无论吟诵还是吟唱,都要倡导以普通话的方式推广 。
二、体悟诗词意境 。
古诗词言简义丰,吟唱诗词,首先要了解其作者和创作背景,这样有利于我们理解诗词里的情感 。
体会了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之后,我们就能确定吟唱的感情基调 。
确定了感情的基调,我们还要咬文嚼字,从古代汉语出发,了解每一个字背后的深厚情感内涵 。
只有在情感上贴近诗词,才能在吟唱时完美呈现 。
三、语调抑扬起伏 。
从古至今,吟唱、吟诵诗词都要求吐字清晰,发音明朗,特别是咬字归韵一直被大家所强调 。
还要特别注意传统诗词的格律,即“平平仄仄”抑扬交替的规律,平声长,仄声短 。
汉语中一些词的古音和现在的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对诗词平仄的判断还是应该根据古音来判断 。
这就需要我们多积累古代“小学”的知识 。
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道:“音有韵,义有类 。
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
”只有字正腔圆、声音张弛有度、节奏韵律抑扬起伏的吟唱,才能体现出古典诗词的韵味 。
求古诗词中的,喜怒哀乐等心情的诗句 以上这些回答,都答非所问,但是这样的问题真不好回答,这只能你多看多背,多去体会,多参考李白,杜甫,陶渊明的,比如以下几首新天新地新气派,纵横来,驰骋快 。
尽情挥洒,风流了一代 。
阳春三月登高处: 放高歌,唱世界 。
此生注定不言败,豪情在,九霄外 。
重整旗鼓,忘却已年迈 。
雄风不减似当年: 求民安,保国泰 。
怒: 圣书万卷任纵横,常觉心源极有灵 。
狂笑惊散四方客,大怒偏向虎山行 。
不畏腥风吹血雨,豪歌一曲万里晴,独自遨游何稽首? 揭天掀地慰生平 。
哀: 昔日高歌到天外,今日赋诗在天街 。
井冈志士多悲壮,楚地仁人独慷慨 。
读破天书十万卷,写尽天下兴与衰 。
九月九日万众泪,举国上下为谁哀? 乐: 如诗如画二十载,彩笔绘成新世界 。
风和日丽多少情? 春暖花开多少爱? 情爱化作汪洋海,在我心中任澎湃 。
昔年澎湃到天涯,而今澎湃到天外
古诗词的吟唱及文学与古典诗词的关系辞别诗句: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