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新唱主持串词。( 四 )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作者: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
马毛...
古诗词的吟唱及文学与古典诗词的关系【画菊】 朝代:宋代 作者:郑思肖 原文: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译文】 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 。
只有它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心生喜悦,觉得与众不同 。
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 。
【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 。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
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
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 字 。
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 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 。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 。
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 。
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 。
“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 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 。
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
【梅花 / 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赏析】 古人吟唱梅花的诗中,有一首相当著名,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诗人林逋的 《山园小梅》 。
尤其是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更被赞为咏梅的绝唱 。
林逋这人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 。
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思想 。
作者此诗则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诗句,却能推陈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