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写法怎么样?( 三 )


要达成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形成总体观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主分两部分:一是让学生有个理性的认识——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是把人类的情分为情、理、志三种,每种配以古诗文和现代文实例,以实例让学生相信“一切情语都可用景语”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举抒情、喻理、言志三种抒情方式,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人类的一切意识思想都可通过自然景观来传达
3、丰富学生自然文化底蕴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人类的一切意识思想都可通过自然景观来传达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同上
四、教学过程: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导入 。图片猿人、现代人类社会)
科学家表示,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进化而来的 。根据最新研究,这种名为棘鱼属的原始鱼类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 。
自然通过长期进化,孕育出各种各样的生物,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物种 。
人类由自然孕育,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
2、人类社会只是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
人类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甚至可以说,人类一切合理的道德准则、法令制度都是自然规律的延伸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一类学说 。因为人类来自于自然,所以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回归自然的渴望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仕子处境困窘时,会有归隐泉林的意愿,这就有如落叶归根、游子思乡,痛极呼母般自然 。自然大地,是人类的母亲 。
(二)文学中的自然
历代文学作品都有大量自然景物的融入 。文学就是人学,既然人类以大地自然为母,在文学作品中当然会有大量自然场景的融入 。请看《诗经》《楚辞》诸子百家、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现代文学,每一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无不有借景以抒情、借物以喻理、托物以言志之作 。可以说每一个文人雅士,都用一颗敏感的心,与自然万物沟通交流,并借以传情达意 。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反过来也可说,一切情语皆可用景语 。
如果我们把人类的思想情意分为情、理、志三个方面,那么借景抒情、借物喻理、托物言志这三种抒情方式就正好对应人类的三种主要情意 。也就说,人类的情意都可与景交相辉映 。
1、借景抒情
又称寓情于景,特点是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特点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