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可以长大的教室读后感怎么写?( 四 )


看着这些“完美教室”的榜样班级故事,我被深深吸引,而魅力就是班级文化 。打造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是缔造完美教室的总体目标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营造出富有个性,并深得孩子们认同的班风学风,这些无疑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试想一下,在一个有着共同愿景的班级里学习生活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二、缔造完美教室离不开班级课程——“全人课程”
朱永新教授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成为他自己 。”这也是完美教室的完美之处 。完美教室有自己的价值体系,要培养学生成“人”,许新海博士把这种富有特色的班级课程称之为“全人课程” 。“全人课程”包括人格课程(公民与生命)、书香课程(文学与主题)、学科课程(语数英理想课堂)、社团课程(艺术、体育、科技、社会实践等)、以新教育六大行动、每月一事贯穿;用主题统整 。这个是难点,一需要很长的时间,二需要老师的热情、执着,我想可以有选择性的部分切入 。
“决定教育质量的,不在于学校的华丽与否,而是决定于是谁站在讲台上,他又在讲着什么样的课 。”完美教室的打造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们痴迷于教育,更需要有创造性的活动,要善于不断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找到一系列适合的教育载体,让孩子在教室里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同时也使身心、人格得到健康发展 。
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普通的老师能够创造出卓越的班级课程吗?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答案 。
如果我们的目光由分数转向生命,如果我们的目光由结果转向过程,如果我们把师生生命的成长与完善视为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我们都能创造出卓越的课程 。
朱永新教授指出:“每个孩子每天早晨期待着到教室,不知道今天老师又带来什么新的东西,一天的时间真的是非常短暂,这就是完美教室 。当然,要做到这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是靠完美的课程来构成的,不仅是靠仪式、靠活动、靠庆典 。同时,课程的目的是指向生命的,教育的最高使命是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最大的张扬、最大的成长 。”
百合班的孩子很幸福,百合班的老师很幸福,这种幸福源于老师根据孩子生命成长的需要,创设了“梦想课程”“书香课程”“学习课程”“生活课程”“爱的课程”等 。百合班的孩子生活的每一个阶段都与梦想相伴,与经典相随;百合班的孩子会读书,会学习,会生活,会爱就是得益于以上课程的开发 。所以,请相信自己,相信岁月,总有一天,中国会创造出更多的“第五十六号教室” 。
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教室,一个生活于同一个教室中的人,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同志者 。他们彼此为对方的生命祝福,彼此为生命中偶然的相遇而珍惜珍重,彼此作出承诺,共同创造一个完美的教室,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