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潮州汕头地区的诗句( 二 )


“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
以后1400多年来,基本都是沿用这个名称 。
潮州这个名称虽然基本固定下来了,但是历史上关于潮州的称谓,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
隋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州复郡,潮州曾一度改为潮阳郡 。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第二次称潮州,在唐朝的时候,潮州的疆域是很大的,可以说,东到泉州,北到江西,南到大海,西到惠州 。
唐朝的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从潮州到泉州,各割出一部分,设置了漳州 。
现在,潮州话可以通行漳州,漳州下面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和平等县市,也都有潮剧团,演出潮州戏,可见,两地的历史渊源,是连在一起的 。
由此可见,唐朝时候的潮州,原来是曾经跟福建的福州和江西的虔州接壤的 。
韩江的一个源头,是在汀州的长汀,另一个源头,是在河源的紫金,可以想象,韩愈那个时候的韩江,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 。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称潮阳郡,唐乾元年(公元758年)再复潮州 。
元朝的时候,潮州称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公元 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称潮州府 。
崇帧六年是潮州府辖县最广之年,辖海阳、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 。
隋唐以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郡被誉为“海滨邹鲁” 。
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经基本定型,海内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 。
这时潮州的辖县一共有9个:就是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大埔县,还有汕头埠和南澳岛 。
这9个县还有汕头和南澳的人民,历史上统称为潮州人 。
关于潮州人称谓的界定,依据就是上面所说的9个县和汕头、南澳 。
后来,也有把丰顺和大埔剔出去,但是近代史上的一些历史名人,如丰顺的丁日昌,人们还是习惯把他作为潮州人 。
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汕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
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 。
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
1907年5月22日发生了丁未黄冈起义,这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职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
“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 。
“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 。
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属广东省政府领导,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 。
把这片地域称为“潮汕”的说法便正式登上了官方文本 。
再后来,汕头市逐渐成长为粤东的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这样一来,人们对于潮汕平原、潮汕人之类的说法也就习以为常了 。
到了1949年,潮州的疆域仍然比较大,它包括了现在的汕头市、揭阳市;从管辖上,也包括了梅州市和汕尾市 。
中国解放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的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 。
广义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潮州,包括现在潮州、汕头、揭阳 。
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 。
关于失意的诗词描写失意的诗词有很多,例如: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离思》3、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蝶恋花·柳永》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清平调词》?5、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关于水的诗句诗词1、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 。
剑芒开宝匣,峰影写蒲津 。

【关于潮州汕头地区的诗句】

——陈至《赋得芙蓉出水》2、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
——《潮州歌·其六》3、片花飞后水东流 。
无计挽春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