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中山国的古诗词啊?求推荐( 三 )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 。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 。
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 。
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 。
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 。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 。
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 。
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
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 。
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 。
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等国 。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 。
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 。
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 。
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大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故飞机失事,因而遇难 。
更为巧合的是,失事飞机叫“济南号” 。
蔡元培为其写挽联: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
作品:诗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轮盘》; 小说《春痕》; 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
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
穆木天(1900-1971),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县靠山镇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 。
象征派诗人的代表人物 。
1918年毕业于南开中学 。
1926年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加创造社,回国曾任中山大学、吉林省立大学教授,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负责左联诗歌组工作,并参与成立中国诗歌会,后历任桂林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教授,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 。
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作品:《旅心》(1927) * 《流亡者之歌》(1937) * 《新的旅途》(1942)* 《穆木天诗选》(1987)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
生于1905年3月5日,中学就读于皮市巷上的宗文中学堂 。
1923年,戴望舒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同施蛰存(也是杭州人)、杜衡创办《璎珞》旬刊,译魏尔伦的诗 。
他译诗的时候,正是写《雨巷》的时候 。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
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 。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 。
1949年6月以后戴望舒在北京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从事编译工作,1950年因病逝世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huá),号友三,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
生於湖北黄冈浠水 。
家传渊源,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
作品:《冬夜草儿评论》与梁实秋合著,1922,清华文学社《红烛》(诗集)1923,泰东;1981,人文《死水》(诗集)1928,新月;1980,人文《闻一多全集》(1一4册)1948,开明;1982,三联《闻一多选集》1951,开明《闻一多诗文选集》1955,人文《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1983,云南人民《闻一多论新诗》(评论)1985,武...
历史时间重大事件记忆口诀 状况口诀: 一战烟云散,凡-华体系建 。
美英法操会,德国被战败 。
企图谋世霸,美逊“十四点” 。
英保殖民地,限法又削德 。
法德俩宿敌,赔款又分割 。
意欲扩,日夺德,帝国内部再风波 。
4、中国画发展演变口诀: 中国画起原始,演变各朝有特点 。
三代人物肖像主(夏商周), 秦汉门类最齐全 。
士大夫有名作,魏晋南北画活跃 。
隋唐五代画高峰,两宋艺术全发展 。
文人画元明清,写意山水占主坛 。
5、中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口诀: 汉字书法同步行, 自发自觉两阶段(魏晋前后来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