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雕塑的诗句有哪些( 五 )


从展览规模、参展艺术家和展览题目来看 , 两位策展人都试图对被冷落的各地抽象艺术创作给以关注 , 并对中国抽象艺术的总体特征加以概括和总结 。
两个重量级人物同时关注中国抽象艺术 , 连参展艺术家都有相当数量属于“资源共享” , 自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
尽管总的来说负面看法比较多 , 有的甚至相当尖锐 , 我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说过些逍遥话 , 但展览毕竟提供了一次广泛深入地讨论抽象艺术问题的机会 , 而且由于两个展览都突出了“中国性” , 因此问题也就必然涵盖对“西方性”认识 。
我也看到了中西抽象艺术的不同 , 也认为这个差异非常值得深入讨论 , 但不想延续二位老朋友的文化学路线 , 只想从艺术学和艺术史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
二、是“抽象”还是“非具象” 在今天探讨学术问题 , 几乎不能不从对词的审视开始 。
Abstract(抽象)这个词的原义是“从…拉出(抽出)”的意思 。
Ab(s)是“从”的意思 , tract是“拉”、“抽”的意思 , tractor(拖拉机)就是从tract来的 。
在实际使用中 ,  abstract 通常是和concrete(具体)对立的概念 , 指从感性世界提取出的理性认识 , 由于抽象概念与抽象思维在表述上比较深奥、晦涩、难懂 , 因此abstract又引申为深奥、晦涩、难懂的意思 。
用abstract painting给一种前卫艺术命名 , 应当说是一种狡猾的策略 , 它把没有具体形象因而晦涩难懂的绘画悄悄推到哲学的高度 , 当有人发觉这并不是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的形或概念 , 而是对形的瓦解与纯粹的形式构成 , 因而应当叫non-fugurative(非具象)的时候 , 这个命名和被命名事物之间的命名关系已经固化为不可更改的公共约定 。
然而 , 一个准确概念的学术价值肯定要超过一个狡猾命名 。
“抽象”一词不存在否定性 , 所以我们只能说抽象是对具体事物的概括 , 而不能多对具体事物的否定或者破坏 , 因此 , 它更适合指称对行进行了高度概括的大写意中国画 , 大写意的确是从自然之形中抽取出笔墨之形 。
“非具象”一词则不然 , 它的意思明显是对具象的否定和反运做 , 而西方的abstract painting的确是对传统具象绘画的否定和反动 。
从西方美术史的线索上看 , 传统、现代、后现代的“三步曲”也的确和figurative、non-figurative 和re-figurative (具象、非具象和再具象) 相对位 。
三、西方艺术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 具象阶段追求“按照应有的样子去模仿” 。
这里只需要提一句:“模仿” , 不是英文的imitation , 而是拉丁文的mimesis , 这个词首先指幼儿的咿呀学语 , 大概是西方人的学语不是“咿呀” , 而是“咪么” , 所以叫做mime-sis 。
“按照应有的样子”就是按照理想的样子或者理念的样子 。
在源于前苏联的马克思文艺理论中 , “模仿”被称为“源于生活” , “按照应有的样子”被称为“高于生活” , 模仿的另一种表述“镜子说”则变成了“反映论” 。
说白了 , “按照应有的样子去模仿”就是既要像 , 又要完美 。
对于手工制作的艺术来说 , 完美第一要求形象好看 , 第二要求做工精细(大理石和汉白玉分别成为中西石雕材料 , 就是因为它们较好地满足做工精细的要求 , 陶被瓷取代也是因为后者更为精细) 。
产生于十七世纪的法文词Beaux-Arts 强调了好看 , beau (x) 这个法文词就是英语里的beautiful 。
但是英文并没有采用beautiful-arts一词 , 而是选择了Fine-Arts 。
Fine 这个词在英文中不是“美”的意思 , 而是“精细”的意思 , 在法文中也是“精细”的意思 。
中文的“美术”一词是来自法文的Beaux-Arts 而不是英文的Fine-Arts , 如果是来自英文 , 那中国的所有美术学院就连一天“美术”都没教过 , 只教过rough-art , 即粗糙的艺术 , 中国美术专业教的画法是德拉克洛瓦以后的画法 , fine-arts的标准 , 这种画法绝对不fine而是rough , 以至在当时被称为massacre de peinture (法文 , 意为“对绘画的屠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