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杜甫爱国的古诗( 三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译文 注释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 。
高兴之余,泪满衣裳 。
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
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
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
杜甫爱国诗句(一句就行)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咏怀古迹五首之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杜甫写的爱国的诗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 。
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 。
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 。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 。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 。
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 。
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 。
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 。
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 。
“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 。
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 。
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 。
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 。
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 。
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 。
“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 。
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 。
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
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 。
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 。
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 。
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 。
至德元载至二载(756ˉ757),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 。
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 。
“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
哀江头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