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青花瓷的诗句( 七 )


这种从金属茶具到陶瓷茶具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唐宋以来,人们文化观,价值观,对生活用品实用性的取向有了转折性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说,这是唐宋文化进步的象征 。
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与陶瓷茶具的发展 唐宋以来,陶瓷茶具明显取代过去的金属、玉制茶具,这还与唐宋陶瓷工艺生产的发展直接有关 。
一般来说,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生产开始出现飞跃发展,隋唐以来我国瓷器生产进入一个繁荣阶段 。
如唐代的瓷器制品已达到圆滑轻薄的地步,唐皮日休说道:“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磁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
”当时的“越人”多指浙江东部地区,越人造的磁器形如圆月,轻如浮云 。
因此还有“金陵碗,越瓷器”的美誉 。
王蜀写诗说:“金陵含宝碗之光,秘色抱青瓷之响” 。
宋代的制瓷工艺技术更是独具风格,名窑辈出,如“定州白窑” 。
宋世宗时有“柴窑” 。
据说“柴窑”出的瓷器“颜色如天,其声如磐,精妙之极” 。
北宋政和年间,京都自...
碧螺春这篇课文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传统文化吐幽香”中的第一课 。
本课通过名茶碧螺春,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茶文化 。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
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
可以这么说,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 。
《碧螺春》一课介绍简洁明了,描写细致入微,用词准确生动,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
课文依次介绍了碧螺春的传说、采摘、制作、品尝碧螺春以及人们对碧螺春的评价和喜爱 。
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劳动人们的赞美 。
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层次清晰 。
读过之后,让读者不免在头脑中勾勒出这样的图画:清晨采茶图、入夜炒茶图、月下品茶图 。
不免和外国友人一样心生感叹:在清新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二、走进作者,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的特色 。
这篇文章从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角度来看,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描写细致,文化气息浓郁;结构清晰,线索清楚结构,安排巧妙 。
如果说碧螺春茶清新淡雅,那么这篇文章也有着这样的魅力 。
下面,我尝试着走进作者的语言文字来品味“碧螺春”的独特魅力 。
文章开篇,作者仅用一句话“久负盛名的碧螺春,产于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
”向我们介绍了关于碧螺春的两点 。
其一,碧螺春历史悠久,声誉极高 。
可以从“久负盛名”一词中看出来 。
这是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评价 。
同时,“久负盛名”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期待:碧螺春为何会久负盛名?其二,交代了碧螺春的产地——太湖的东山和西山 。
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详细的地点就是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山又分为东山和西山 。
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
接下来,作者写道: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 。
这句话就概括了这个自然段要写的内容——关于碧螺春的传说 。
这样的写法,使文章脉络清晰 。
同时,自然又引发了一个阅读期待:究竟是怎样的传说?于是,跟着作者的娓娓道来,走进这个古老的传说之中 。
作者在讲传说,其实也就是介绍“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
既是“传说”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由来已久的历史故事,就被染上了神秘的色彩 。
尤其是那一声“吓煞人香”更是让人浮想联翩,究竟是怎样的香味可以让人产生这样的震撼啊!同时,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种茶,也由此得名 。
如果说,传说到此结束,就留有遗憾了 。
古人觉得这个名字不雅,“不雅”不够雅致、文雅,我觉得更多的是和这种茶的香味不能够匹配 。
于是,便有了“碧螺春”这个雅号 。
在这里,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
当然,网上也有关于这个名称的由来的其他传说,其实不管怎么写的都体现了碧螺春茶的特点——香味奇特,同时赋予了人们对碧螺春茶的赞美之情 。
第三自然段,只有两句话: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
每年刚到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 。
这个自然段和下面的第四自然段关系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