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部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的作品 , 作者黑彻柳子讲述了二战期间 , 她在日本一所私立小学——巴学园中的学习和生活 。
凡是读过此书的人 , 无不被校长小林宗作真诚博大的爱心所感动 , 他的教育理念超越了国界 , 值得每一位教育工百思特网作者包括所有的家长深思 。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本书封面上有一行字:“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 ” 。黑柳彻子以孩子的口吻 , 安静地描述她童年时在巴学园中的点点滴滴 , 读完你会发现 , 人的一生中最纯最美的年华就是童年 。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然而遗憾的是 , 很多人都不愿意回忆自己的童年 。因为成人们的急功近利 , 将本应属于童年的纯真与美好一点点磨蚀掉 。
老师们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老师们对“好”学生热情有加 , 而“差”学生则冷眼相待甚至挖苦讽刺 。
家长们只会采用简单粗暴地说教式教育 , 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的头上 , 他们从来不愿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 更不会尊重孩子的想法 。
有一位读者说:“他随身携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窗边的小豆豆》 , 原因就是他从来没有一天享受过这样的教育 。”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02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个调皮捣乱、喜欢恶作剧的孩子 。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她 , 小豆豆不得不退学 , 而后来到了小林校长的巴学园 , 在小林校长的关怀下 , 小豆豆变得自信和乐观 。
小豆豆第一天来到巴学园时 , 小林校百思特网长对她说:“你说什么都行 , 把你想说的话 , 全部说给我听吧!”就这样 , 小林校长专注地听小豆豆絮絮叨叨了四个小时 , 没有表现出一点不耐烦 。
“能永远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好了” , 这是小豆豆和小林校长见面时的感受 。而在以后的日子里 , 小豆豆看到 , 每当发生问题时 , 校长先生都会认真地听每一个孩子的解释 , 即使孩子是在找借口 , 他也会耐心地听下去 。
小林宗作说:“对于今后的孩子们来说 , 现在就培养他们具有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想法清楚而自由地、毫不害羞到表达出来的能力 , 这是绝对必要的 。”
有一次 , 小豆豆的钱夹掉进了厕所里 , 小豆豆就用长瓢把厕所里的所有粪便都弄了出来 , 半天没有上课 , 小林校长并没责怪他 。小豆豆虽然没有找到钱包 , 却非常满足 , 也改掉了上厕所时的不良习惯 。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完全因材施教 。孩子们不受课程表限制 , 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 。老师会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写在黑板上 ,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完成课程 。喜欢作文的孩子在写作文 , 喜欢画画的同学画画 , 喜欢物理的孩子点酒精灯 。这样 , 随着年级的升高 , 老师就能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 、个性、特长 。
小林校长设计了不穿泳衣的游泳课 , 让孩子们不必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自卑 , 明白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 。
他组织了别具一格的运动会 , 结果无论在哪个项目里 , 在全校个子最矮、四肢最短的高桥同学都取得了最好的成绩 。小林先生的目的为了消除高桥同学的自卑心理 。
小林校长还亲自为孩子们编韵律操 , 他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 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 , 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 , 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 。不会感动 , 也不会充满激情 。”
巴学园经常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 , 比如露营、野炊等等 。
窗边的小豆豆 读后感|走进孩子的内心——读《窗边的小豆豆》



03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 ,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做一个教育者必须要永葆童心 , 小林先生做到了 , 小林先生想孩子所想 , 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