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古诗?( 八 )


这里的“找”不仅是指教师找还指学生的找 。
(四)以评促升华以评促升华主要是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 , 在观点的碰撞中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
(五)以写促悟所谓“以写促悟”是指教师在授完整首诗歌的时候 , 给一定的时间或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以散文或者以现代诗的方式写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 , 从而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 , 而且能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
做古诗词的方法,最好有例子 古诗词的特点是“格律” , 按格律来做 。
格律包括:字数、句式、每个字读音的平仄、押韵、对仗等 。
诗和词的格律不同 。
常说的唐诗 , 包括五言律诗和绝句、七言律诗和绝句 , 这四种分别又有平起、仄起、入韵、不入韵等格式 , 共十六种基本格律 。
常说的宋词 , 分很多种“词牌” , 各有不同的格律 , 有的相同词牌还有定格与变格之分 。
诗词的格律、韵书 , 不可能在这里详细解释 , 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知识 。
我以自己的《锦缠道·中秋》为例 , 作以解释 。
“锦缠道”是词牌名 , 如同“满江红”、“西江月”一样 。
“锦缠道”的格律:仄仄平平 , 仄仄仄平平仄(韵) 。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
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韵) 。
仄平平仄平 , 仄平平仄(韵) 。
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
仄平平、平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韵) 。
此牌分上下两片(段) , 六十六字 , 前片四仄韵 , 后片三仄韵 。
过片(第二段第一句)五个字是上一、下四句法 , 也就是“仄/平平仄平” , 前一个字和后四个字要停顿 。
填词最好用《词林正韵》 , 也可以用普通话的《中华新韵》 。
我的《锦缠道·中秋》内容如下 , 可以与词牌要求对照:岁去年来 , 又是这般时候 。
正秋风、蟹肥菱瘦 。
桂花着意黄昏后 。
笑语欢言 , 月弄庭前柳 。
怅一轮玉盘 , 半壶浊酒 。
太匆匆、月新人旧 。
纵恋欢、寂苦当难耐 , 广寒宫畔 , 有处栽田否?
文章中引用古诗词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作用主要包括: 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 , 增添感染力 , 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 2、可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 , 增强说服力; 3、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 , 达到推陈出新 , 增强生动性的效果 , 或幽默风趣 , 增强形象性的效果 。
引用作为一种常见修辞方法 , 通过在文章中有意引用诗句、名人事例、格言等 ,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看法 。
扩展资料:在文章引用古诗和人物事迹的手法是“引用” 。
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 , 如诗句、格言、成语等 , 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
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
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 , 并加上引号 , 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 , 不加引号 , 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 。
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 , 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 , 或是引用原句 , 或是只引大意 。
运用引用辞格 , 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 , 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 , 增强表现力 。
...
古诗词的魅力作文3000字 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 , 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 , 其中最有特色的 , 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 , 一首诗 , 就是一篇文章 , 甚至一本书 , 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
读诗 , 让你成为一个有内蕴的人 。
王维的诗中有画 , 明明只是读诗 , 眼前却常常表现一幅幅画面 。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 , “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并没有新奇的结构 , 奇特的想象 , 绚丽的情思 , 有的只是平淡如水 , 近乎白话的语言 , 可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 使人一遍又一遍的去读去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