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哲理的诗句( 六 )


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
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 。
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 。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
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 。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
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 。
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
【题目】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 杨万里)【诗词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
涨知识,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原来都藏在古诗词里 耳熟能详 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
[拼音]ěr shú néng xiáng[出处]宋·欧阳修《泷(shuāng)冈阡表》:“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 。
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
”[例句]他现在对妈妈的嘱咐已经耳熟能详 。
[近义]熟能生巧 耳闻则诵 如数家珍 耳濡目染 [反义]前所未闻 寡闻少见 浅尝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