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读后感怎么写?

假期里读了两本书 , 但读过之后就似乎什么都忘记了 , 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 , 倒是开学初我从张东方老师那里借来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 , 每天睡前都会细细地品读一番 。其实我早就听说这本书的影响力 , 有几次想买都没买成 , 后来也就没在意 , 直到接手一年级我觉得必须得读一读 。翻了几页之后 , 居然爱不释手 。
我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书名上“心平气和”这个词 。我想在许多人的印象中 , 一年级是忙乱的、嘈杂的、紧张的 , 它很难和“心平气和”这四个字划上等号 。可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于是怀着一分好奇 , 带着一分疑惑 , 走近了薛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 感受着属于一年级的“心平气和” 。
书中薛老师用原生态的教育随笔 , 叙述了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点滴 , 真实地再现我们一年级教师面对的相似的日子 。从初入学的闹到静 ,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 使学生不害怕学习 , 进而到热爱学习 。她领着孩子们听经典音乐 , 让孩子们阅读各类书籍 , 她号召家长营造学习型家庭 。薛老师用朴素的言语传递着她的教育理念 , 平凡的事件中展示她的胸怀 。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 , 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 , 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 , 折射着教育的真谛 , 让我感觉到有一个知己在与我敞开心扉的交流每天带一年级的心得 。在这本书中 , 总能隐约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学生的影子、家长的影子 , 却也在书中看到了自己与薛老师的巨大差距 。
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这本书 , 而自己却无法做到心平气和 , 觉得自己许多该做的事情没有做 , 但许多不该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停 , 于是每天还是细细地读 , 书中的很多细节留给我的是感动和思考 。
一、佩服薛老师那极具个性的思想 。
薛老师说:“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 , 对待孩子 。让我们慢慢来吧 。我们原本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爱孩子的——不是吗?方式过急的时候 , 只能让孩子惧怕学习 。还可能铸成一生难以追悔的大错 。”薛老师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中从容而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 , 她坚信课外阅读的滋养 , 坚信“混混”法 , 允许暂时的落后 , 允许落后学生的永远存在 , 因为每个人的发展是不可能步调一致的 。“作为教师 , 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 , 那比分数更重要的 , 我们时刻不敢忘记:第一 , 身心健康;第二 , 正直勤勉;第三 , 面对困难 , 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 , 成绩优秀 。”“只要我把分数和统考名次看淡 , 也就是树立了真正的责任观 。对自己对学生的长久发展都有好处 。”这是她的准则;“没有一个孩子不是抱着一颗学好向上的心来学校 , 只是各人的能力、悟性、基础、家庭环境所给的滋养不同 。他们把无限的信任给了教师 。教师应当对应他们的心愿 , 而不是根据他们呈现出来的优秀度 , 回报相同的信任 。”这是她的公正无私;“能力的差距是天生的 , 好学的程度也不可能一致 。教师要做的是 , 把哪怕一丁点的学习热情给放大 , 点燃了——而不是用怀疑的心态 , 扑灭上进的火花 。”“或快或慢 , 或主动或需牵引 , 他们都在往前赶 , 所以在我眼里 , 我们二班没有差生 。”我敬佩薛老师的“心平气和”!对照我们所追寻的整齐划一 , 及格率优秀率的一路比拼 , 心平气和也就自然逃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