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舍的一首诗( 三 )


1919年定居北京 , 始行变法 。
1926年任教于国立北平艺术专门学校 。
抗日战争期间 , 表示“画不卖与官家” 。
1946年重操卖画治印生涯 , 同年赴南京、上海举办个展 , 并任北平艺专名誉教授 。
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 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 , 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 , 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 。
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1953年中央文化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
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 。
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 。
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
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 。
出版有《齐白石全集》等各种画集近百种 。
李可染 李苦禅介绍李可染简介李可染(1907--1989年)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 , 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 , 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 。
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 , 破格录取为研究生 , 师从林凤眠等教授 , 研习西画 。
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 , 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 。
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 , 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 , 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 。
将"可贵者胆 , 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 , 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 , 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
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 , 博大沉雄 , 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
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 , 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 。
它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 , 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 既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 , 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
室名师牛堂 , 江苏徐州人 。
自幼习画 , 先入上海美专师范科 , 杭州西湖国立艺专研究生班 , 师事法国名画家克罗多学习油画 , 深受潘天寿、林风眠影响 , 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学画 , 曾在多所艺术院校任教 。
解放后 , 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
擅山水、重写生 , 并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 , 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 , 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
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 。
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 。
艺术特色李可染的水墨画一扫逸笔优雅的文人积习 , 尤其是那以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 , 深深地捉住人们的感觉 , 而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 , 画中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 , 也会被这"黑色世界"造成凄迷的基调 。
1954年后他以造化为师 , 屡下江南 , 探索"光"与墨的变幻 , 形成独特的风格 , 可以以"黑"、"满"、"崛"、"涩"来概括其艺术内涵 , 无疑地 , 李可染为水墨世界开创出新的格局 。
他的画面结构 , 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 。
一种范宽式的饱满构图 , 山势迎面而来 , 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 , 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划出来 , 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 , 在一张纸上 , 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 。
评论家一致认为李可染山水画的价值主要是他创造性地探索出新图式 , 并表现出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
从1943年开始李可染从事中国画教学和创作工作 , 后来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国画界有一种变革 , 提倡新国画 。
于是1954年后他屡下江南 , 探索“光”与“墨”的变幻 。
李可染有着扎实的素描功底 , 他的作品让人感受到了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 。
范宽式的饱满构图 , 山势迎面而来 , 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 , 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画出来 , 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 , 在每一张纸上 , 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