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舍的一首诗( 六 )


我喜欢绿色 , 觉得那是一种生机盎然的颜色 。
因为故乡的芦苇早已溶入了我的生命 , 包括那汪绿水 , 那片芦花 。
文章: 会思想的芦苇 最近回到我曾经“插队落户”的故乡 , 一下船 , 就看到了在江堤上迎风摇曳的芦苇 。
久违了 , 朋友! 芦苇 , 曾经被人认为是荒凉的象征 。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 , 这些随处...
国画大师潘天寿资料潘天寿(1897—1971) , 字大颐 , 自署阿寿 、寿者 。
现代画家、教育家 。
浙江宁海人 。
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 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 。
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 , 后取法石涛、八大 , 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
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 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
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 。
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到震动;一个洋溢着生活的情采和趣味 , 一个勃发着精神的张力和豪气 。
前者以自然流露为上 , 后者以刻意经营为工 。
他一生的奋斗 , 正与西方美术思潮对中国美术的起伏冲击同时 , 他认为中外美术的混交 , 可以促进美术的灿烂发展 , 但他自己的创作却毕生坚持从传统自身求出新 , 不伸手向外来因素借鉴 。
他在风格上和吴、齐、黄的差异 , 并无超出传统材料工具、表现方式和审美趣味这个统一的大圈 。
因此 , 他追求的雄大、奇险、强悍的审美性格 , 依然未出“壮美”这一传统审美范畴 , 没有由借鉴西方文化精神而转为崇高性 。
他是传统绘画最临近而终未跨入现代的最后一位大师 。
李可染以和平为主题的作品,注意,以和平为主题《万山红遍》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四年间 , 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 , 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 , 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 , 但基本格局相同 。
当中的《万山红遍》高一百三十一公分 , 宽八十四公分 , 为此系列作品中较大的一帧 , 甚具收藏价值 。
佳士得中国书画部的专家萧芬琪表示 , 此画打破了画家惯用的黑墨色法 , 以小溪斜流之山村景色为构图背景 , 用了大量朱砂 , 通红一片 , 包含对祖国河山无限的深情 。
作家为了突出“红”字 , 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 , 使画面效果格外强烈 , 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 , 形成冷暖对比 , 层次丰富 。
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 , 互相衬托 , 极具气势 , 成了画面的亮色 。
五、六十年代 , 毛泽东诗词成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题材 , 故此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画作不计其数 , “万山红遍”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名句之一 。
当时许多画家绘画秋山红叶 , 被美术史家称之为“红色山水” 。
画室名师牛堂 , (农历二月十三 ,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生于江苏徐州 。
父李会春 ,  原为贫农 ,  逃荒到徐州 , 先以捕鱼为生 , 后做厨师 。
母李氏为城市贫民 , 双亲均不识字 。
1923年 16岁 。
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普通师范科学习 , 教师有诸闻韵、潘天寿、倪贻德等 。
1929年 22岁 。
考入西湖国立艺术院研究生班 , 得林风眠校长爱重 。
从师法籍教授克罗多 , 专 攻素描和油画 。
同时自修国画 , 研习美术史论 。
是年加入“一八艺社” 。
1937年 30岁 。
抗日战争爆发 , 创作了大批抗日宣传画 。
后偕同四妹李畹西行 , 经由西安转道武汉 。
32岁 。
武汉失守 , 画家经长沙、衡阳、桂林、贵阳 , 辗转抵重庆 。
得知夫人苏娥于1938年秋在沪病逝 , 因受强烈刺激患失眠与高血压症 。
创作《是谁破坏了你快乐的家园!》 。
苏娥遗一女三男:玉琴(女)、玉霜、秀宾、苏玉虎 。
35岁 。
致力于水墨、水彩画创作 。
住重庆赖家桥农家 , 紧邻牛棚 , 此后更多地用水墨画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