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关于诗词混搭的歌曲( 二 )


这首五言古诗《南涧中题》 , 也是他在同年秋天游览石涧后所作 。
南涧即《石涧记》中所指的“石涧” 。
石涧地处永州之南 , 又称南涧 。
诗人以记游的笔调 , 写出了被贬放逐中的忧伤寂寞、孤独和苦闷 。
全诗大体分为前后两层 。
前八句 , 着重在描写南涧时所见景物;后八句 , 便着重抒写诗人由联想而产生的感慨 。
其中状物遣词 , 确能“体物入情” 。
如诗歌首句“秋气集南涧” , 虽是写景 , 点出时令 , 一个“集”字便用得颇有深意:悲凉萧瑟的“秋气”怎么能独聚于南涧呢?这自然是诗人主观的感受 , 在这样的时令和气氛中 , 诗人“独游”到此 , 自然会“万感俱集” , 不可抑止 。
他满腔忧郁的情怀 , 便一齐从这里开始倾泻出来 。
诗人由“秋气”进而写到秋风萧瑟 , 林影参差 , 引出“羁禽响幽谷”一联 。
诗人描绘山鸟惊飞独往 , 秋萍飘浮不定 , 使人仿佛看到诗人在溪涧深处踯躅彷徨、凄婉哀伤的身影 。
这“羁禽”二句 , 虽是直书见闻 , 然“其实乃兴中之比” , 开下文着重抒写感慨的张本 。
诗人以“羁禽”在“幽谷”中哀鸣 , 欲求友声而不可得 , 暗示他对同期放逐的“八司马”的怀念 , 因而使他“怀人泪空垂”了 。
“体物而得神”是此诗最大特色 , 苏轼称赞此诗“妙绝古今” , “熟视有奇趣” , 也正是从此着眼 。
当然 , 这种体物的细致、状物的工巧 , 首先需要静心地细致观察客观景物 , 洪亮吉亦曾对柳宗元这两句诗体物的细密、状物的工巧发出感慨:“静者心多妙 , 体物之工 , 亦唯静者能之 。
如柳柳州“回风”、“林影”云云 , 鲁莽者能体会及此否?”(《北江诗话》)
一首关于诗词混搭的歌曲

古诗中槐的意象 唐代沿袭周代以来视槐树为三公之位的文化心理 , 在长安的街道与宫廷广植槐树.但是 , 考察唐诗发现 , 槐的政治意蕴己经退化 , 从政治符号衍变成了情感符号 , 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 。
槐意象既是一个时间意象 , 也是一个空间意象 。
对于游子而言 , 槐暗示其与故乡的距离;对于举子而言 , 槐暗示考试的时问 。
诗人的时空体验是槐意象的文学意蕴得以建构的内在机制 , 游宦、赴举等新的文化是外在动因 。
唐诗中的槐意象传达出流寓者的漂泊情怀、举子的科场心态 。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 胸藏文墨怀若谷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最近一边看节目 , 一边背诗 , 挺开心挺充实的 。
不过目前进入了一个混乱状态 。
就是背的诗越来越多 , 一不留神就混搭起来了 。
想要努力的把它们各自归成一家实在困难 。
看来我的背诗还是处在一个很低浅的阶段 。
缺少对作者以及历史背景的了解 。
如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要进入到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上下求索兮路漫漫 , 寤寐钻研兮曙光现 。
自从几日前开始关注《中华好诗词》 , 像是着了魔一般 , 应是把第一期从头到尾看了个遍 , 又网购了十几本词集 , 加上本来就有的唐诗宋词诗经等 , 可够我看了 。
这几日来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和晚睡前两个小时 , 都是在读诗 。
下班回到家里 , 我和儿子都赖在床上 , 我读我的诗 , 儿子看买给他的绘本 , 时不时的指出一些感兴趣的动物给我看 , 我们就这样 , 依依呀呀的能赖两个小时还多呢 。
白天在学校没课的时候 , 就躲在小屋里一手捧着书一手拿字典 , 细心研读 。
真是字字珠玑啊 。
跟我们的古诗词相比 , 今人所写之文章 , 实在是应该谦逊一些 。
那几位明星擂主都是蛮可爱的 。
最受欢迎的应该属喻恩泰 。
我觉得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
当然首先他是明星 , 参演了著名的《武林外传》等影视作品 , 其次他是博士 , 更让众粉丝们崇拜 , 通过这个节目 , 又知道这个博士并不是徒有其名 , 真的是实实在在外修内敛货真价实 , 从心底里生出许多敬佩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