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哏和捧哏的意思解释_逗哏和捧哏什么意思

俗话说“笑一笑 , 十年少” 。相声 , 作为一种以说唱为主的喜剧艺术 , 自诞生以来 , 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表演内容 , 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相声的形式不断发展 , 带来的笑声也绵延不绝 , 至今仍有独特的感染力 。
1
谁是相声第一人
相声的发端可以追溯至唐朝的参军戏 。参军戏通常由两名演员演出 , 以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 , 有时也伴有吟唱和歌舞 , 对话内容多为讽刺时下朝政和社会现象 。演出时 , 一人为“参军” , 扮演灵活机敏的角色 , 负责制造笑料 , 类似于现代相声的逗哏;另一人为“苍鹘” , 饰演愚笨迟钝的角色 , 类似于现在的捧哏 。参军戏在唐代十分流行 , 涌现出李仙鹤、张野狐、曹叔度等众多被载入史册的知名演员 。李商隐在描写儿子天真活泼的《骄儿诗》中也有“忽复学参军 , 按声唤苍鹘”的句子 。最初 , 参军戏的演员全部为男伶 , 到了唐肃宗时期开始出现女伶 。女伶的出现使参军戏步入歌舞化的道路 。后来 , 参军戏突破了两个演员的表演模式 , 开始有了多人表演 。
到了宋朝 , 出现一种名为“学像生”的民间口技艺术 。南宋吴自牧在描写临安市井风貌的《梦粱录》卷十九“闲人”条中提到“学像生” 。从字面意思来看 , “学像生”可能是模仿动物的叫声、小贩的叫卖声等 。据侯宝林等人撰写的《相声释名》 , 元代文献资料中没有出现过“学像生”一词 , 但这类技艺不会荡然无存 , 很有可能是改换名称继续在民间流传 。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 , 口技与笑话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隔壁戏”出现 , 被人们称之为“暗相声”或者“象声” 。民俗学家张次溪撰写的《人民首都的天桥》一书里说:“暗相声者 , 是用帷幔遮盖 , 一人入内能学多人声音 。所学者为五子闹学 , 能学出五六人之语音 。又为阖家欢乐 , 能学出男女老幼小孩之音 。再为醉鬼归家 , 夫妻吵嘴 , 皆能形容 , 惟妙惟肖 。更有推水车、轧狗、遇叫驴等艺 。一人能学种种声音 , 最好者为狗叫鸡咬 , 小孩哭 , 听者皆捧腹大笑……”
清朝晚期 , 随着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的兴盛 , 老艺人们吸收了鼓曲、评书、口技、地方戏等传统艺术的优点 , 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相声” 。清末教育家英敛之写过一篇名为《大人来了》的文章 , 证实当时的“相声”已经从口技扩大到多种艺术形式 。“北京供人消遣之杂技 , 如昆弋两腔、西皮二黄、说评书、唱时调种种之外 , 更有一种名曰相声者 , 实滑稽传中特别人才也 。其登场献技并无长篇大论之正文 , 不过随意将社会中之情态摭拾一二 , 或形象、或音声 , 模拟仿效 , 加以讥评 , 以共笑乐 , 此所谓相声也 。”
【逗哏和捧哏的意思解释_逗哏和捧哏什么意思】那么第一个将多种传统艺术整合表演、最终形成“相声”这门艺术的人是谁呢?有人说是穷秀才朱绍文 。由于他使用的竹板上刻着“满腹文章穷不怕 , 五车书是落地贫”的字句 , 因此他也被人称作“穷不怕” 。朱绍文早年学习京剧丑角 , 在戏班演出 , 后来学习口技、评书、单口相声 , 又深谙对联、书法等传统艺术的精妙之处 , 故而能博采众长 , 形成独特的喜剧门派 。他创作的《大保镖》《黄鹤楼》等作品至今还在流传 。也有人说 , “相声第一人”是比朱绍文更早的张三禄 。1936年北京《时言报》载:“八角鼓之有名丑角儿为张三禄 , 其艺术之高超 , 胜人一筹者 , 仗以当场抓哏 , 见景生情 , 随机应变 , 不用死套话儿 , 演来颇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 。后因性情怪僻 , 不易搭班 , 受人排挤 , 彼愤而撂地 。当其上明地时 , 以说、学、逗、唱四大技能作艺 , 游逛的人士皆愿听其玩艺儿 。张三禄不愿说八角鼓 , 自称其艺为相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