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优美古诗词( 三 )


诗歌的读后感 这首诗意境很好,可以分上下阕,上半阕当题记,下半阕当后记徐志摩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如果分段的话可以分别用四季的天气来写春(现代诗)当生命的绿意爬上我家的门扉告诉我,游子归来的讯息满园的花蝶飞舞自冬眠觉醒的鹅卵石原来早就梦见了一年初始的甜蜜春的赞礼 (现代诗)赤道的暖风经不住古老长城的诱惑拿起绿色的绒毯向着北方悄悄铺去它怀抱着春象初生的婴儿吸吮着时间的奶汁在阳光婆婆怂恿下顽皮地抓住西伯里亚寒流的胡须尽情地抖动 玩耍它蹦着 跳着用火热的胸膛融化冰雪把脸上的红晕慷慨地赠于桃林又把系在颈上的烟雾薄纱不小心丢掉裹住了无数条河流缠绕在万千峰下燕儿追逐它蹒跚的脚步掠过润物细无声的汗滴扯下片片白云帮它写下自然更替季节变换的迷人童话《秋天的梦》 戴望舒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 。
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 。
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
《每天一首古诗词》读后感长相思——想你时,月夜正好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
吴山点点愁 。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
月明人倚楼 。
——白居易《长相思》我很少会把一首诗比作一样的东西,因为诗的内容多变,很难用一样准确的事物来概括,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就像是水做的,里面有水的轻缓,水的柔情 。
“汴水流,泗水流”六个字恰好印证了“水”的思想,一直默默东去,带有闲愁几许 。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诗中有水的缘故,白居易的这首《长相思》给我的感觉跟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很像 。
白居易写相思,诗中有汴水、泗水,两河东流而去,一同汇入淮河 。
李之仪写相思,诗中有浩浩长江,虽不能相见,但共饮一江之水,以此为念 。
在我看来,他们所写的相思都是柔情派的,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平平淡淡跟流水一样,却很真挚 。
诗中的泗水发源于山东曲阜,没什么名气,不过知道汴水的人估计就多了 。
汴水又叫汴河,是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的一部分,它被开通的目的主要是方便隋炀帝乘龙舟游江南,但另一方面给当时的交通来往做出了贡献 。
晚唐诗人皮日休作诗一首,很客观地做出了对汴河的评价 。
有谁会写古诗的读后感 《相见欢》读后感南唐.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有人说,在我国历史上,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个皇帝人们也许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少了象李煜这样一位词人恐怕就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遗憾 。
此话看来,很是在理 。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词作远过于他在位期间的作为,尤其是亡国以后的词作相当沉痛、深切和凄恻动人,如果撇开思想内容,仅就艺术技巧来说,大部分词作已经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小令 。
这首《相见欢》又名《乌夜啼》便是他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力作 。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看似平淡,意蕴却极为丰富 。
“无言”并非真的无言,从一个“独”字便可看出,是无人共言 。
登“西楼”,词人可以东望故国 。
仅六字,一下子简练的勾勒出主人公的凄惋、悲苦的神态 。
接着“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用月光笼罩下的梧桐突出环境的寂寞清冷,用“深”字用得极准确,极通俗,真可谓境界全出 。
上片十八字共写了四项内容,即人物、地点、时间、季节,虽然只是疏笔勾勒,但却是一副非常美丽的图画,而且背景极为广阔,读之使人如身临其境,正如王国维《人间语话》言:“一切景语皆情语 。
” 下片具体写离愁,是词的旨意所在,也是这首词写的最深刻的地方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 。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 。
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比喻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