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诗朗诵词( 四 )


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缺失 。
因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谈对如何利用好传统节日加强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认识 。
一、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不知道传统节日的内涵,因此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非常重要,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 。
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重现屈原的故事: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 。
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从他上下求索、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 。
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把传统节日教育情注课堂教学之中 。
...
怎样实现民族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它具有传承性、连续性的特点 。
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经受了历史的洗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优秀的、健康的、为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须的精神财富!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
提到传统文化,人们就会想到“仁、义、礼、智、信”的做人教养;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十分成熟的、准确、丰富而优美的熟语;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风、骚、赋、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文死谏,武死战”,“不淫、不屈、不移”的民族骨气和浩然正义;提到传统文化,人们还会想到“修身治平”的人生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济世情怀……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我们民族不朽的脊梁,是值得我们自豪的精神资源,是区别其它国家、民族的重要标志 。
我们应该把它输入我们的血液中,融入我们的生命中 。
如果把这些优秀的文化抛弃掉,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筑起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长城,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把这些思想结晶发扬光大吧!但是,从对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来看,我们发现,现在许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的学生缺乏起码的常识 。
君不见,眼下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中秋节已不敌外来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 。
有位著名特级教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程度之烈为亘古未有 。
君不见,如今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知晓;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使用成语,更别说是名句了;有的学生对阅读古籍文献、对对联更是感到困难;有的学生认为像范仲淹、文天祥这样的人是呆子,或是杜撰的;有的学生甚至对中华传统文明中的讲仁义、讲诚信等传统美德嗤之以鼻 。
君不见,现今的一些学校因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也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忽视传统文化在塑造人的灵魂的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因种种原因,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
这一切进一步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甚至民族个性也在丧失,我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 。
对此,我们颇感担忧:如果一个人缺失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能明智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和审视眼前的处境,就很有可能缺乏社会责任感 。
因此,我们大声疾呼:要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更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进步决不能离开优秀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的延续,最重要的民族精神的延续,民族文化的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