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书笔记怎么写?

我在假期里有幸读《童年》这本书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高尔基幼年时期三岁至十岁这段时间生活的断面 。
本文的主人公阿廖沙三岁丧父后被接到外祖父家 。他的外祖父和两个舅舅都是性情暴躁、乖戾、贪财、自私的人 。他的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毒,连小孩也热烈的参加一份 。两个舅舅为争夺财产,每天打得头破血流 。他们的妻子和徒工也被他们害死 。阿廖沙每天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只有他的母亲和外祖母疼爱他 。
这本书奖的就是阿廖沙在这个环境中生活的事情 。阿廖沙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时,虽让他在黑暗的生活中度过自己的童年,但是他并没有被黑暗的丑事和腐蚀人的灵魂的恶势力所压倒,反而他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自信的人我想这与他的顽强毅力是分不开的,难道他的这种品质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遇到点困难就害怕,就知难而退 。就拿做题来说吧 。每次一遇到难题,只是泛泛的看一眼就说不会,而没有仔细去理解它 。最后,不是抄别人的,就是扔不做 。那时,我们为什么不去想想高尔基小时候呢?他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我们为什么不像他学习呢?
《童年》这本书主要揭露和批判当时俄国几十纪形成的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特征,鞭打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我想我们应该庙是那些卑鄙的小人,而尊重正直善良的人,最后我要说的是:“黑暗终究会过去,我们向着光明而奋斗吧!”
《童年》一开头就写了父亲的死状——“在幽暗的小屋里”,父亲穿着白衣裳躺在地板上,母亲跪在那儿,用梳子梳父亲的头发,且她“上身没穿衣裳,下半身围着红裙子” 。父亲的死对她的打击是巨大的,连打扮都懒打扮了,甚至“老是自言自语,声音粗重而沙哑,她的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往下滚 。”她心里的痛苦和难受怕是别人所不能理解的 。“声音粗重而沙哑”说明她哭的时间又长又久 。“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表明她内心的悲痛,伤心欲绝 。
在这样一个悲伤的、不同于平常的日子里,外祖母给“我”的印象却是可爱的,友善的,亲切的 。“她长得圆圆的,头大眼睛也大,松软的鼻子挺可笑,她穿一身黑衣裳,整个人都是柔软的 。”长得特别,说起话来又亲切,又快乐,又流利,“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可见外祖母的魅力是多么大 。“我”希望她能把“我”带离放着父亲尸体的房子,这间房子里的一切都令“我”不安 。
门外站着乡下人和警察,警察在催促着 。这时,母亲费劲站起又马上坐下去,仰面倒在地板上,声音可怕地赶“我”出去 。而外祖母则在她身边爬着,嘴里念着“圣母保佑……”她们在父亲身旁的地板上忙成一团 。父亲“看着”她们忙乱,好像还笑着……忙了很久,一个小男孩出生了,出生在父亲尸体的旁边 。父亲刚去世,弟弟就在这间连父亲尸体还未来得及下葬的房子里出生!真不敢相信,一个刚死去,一个刚出生,生与死就这么联系在了一起,弟弟的以后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