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教学反思怎么写?( 二 )


【出塞教学反思怎么写?】本节课的教学 , 学生情绪高涨 , 学习气氛浓厚 。但是 , 也给听课老师教学环节不够简洁 , 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评价语言单调之感 , 今后将努力朝“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进发 。

出塞教学反思怎么写?


《出塞》是语文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视野开阔 , 由秦而汉 , 由汉而唐 , 时间纵越千年 , 空间横跨万里 , 气象苍凉雄浑 。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 , 更饱蕴着诗人的深沉痛诉和无限希望 。诗歌语言朴实平淡 , 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 , 明朝李攀龙将这首诗推崇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 加深理解和体验 , 有所感悟和思考 , 受到情感熏陶 , 获得思想启迪 , 享受审美乐趣 。”本着这一理念 , 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1、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 , 培养自学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会背诵、默写 。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 , 通过反复朗读古诗 , 体会诗歌的意境 。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 激发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 我采取了“以读促悟 , 以悟促读”的策略 , 在教学中设计了“导入”“初读”“理解”“体悟”“延伸”五个环节 。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 , 层层深入 , 力求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 , 深入挖掘教材 , 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情感体验 , 从而实现“对话的课堂”“情感的课堂” 。
1、导入 。本课的教学是一首边塞诗 , 因此 , 我也以学生曾经学过的一首边塞诗作为切入口进行导入 , 从而引出对边塞诗歌的初步认识 , 激发他们对唐代边塞诗歌深入学习的兴趣 。
2、初读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 要求学生能熟练朗读古诗 , 了解诗人 , 相机学习“昌”“龄”两个生字 。在读的过程中 , 引发初步的疑问 。
3、理解 。理解是感悟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把握古诗大意 , 我在这一过程中着重设计了对“互文见义”即古诗首句的理解以及对飞将军李广的深入认识两方面内容 , 同时采用相互合作、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 , 让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古诗的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