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怎么写?( 六 )


作业、练习,其实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 。因此在选择课后作业、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练有所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要选编了一些科普题材的课文,我教完本单元后,我就要求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位学生写到未来的汽车用太阳能启动,不但节约能源,还不污染空气 。我是这样写评语的:你的想法很不错,相信未来的你一定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 。你也是一位很注重环保的人,现代社会就需要你这样的人 。作业发下去后,那位学生看着我写的评语,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可见这样的评语,不但激发了孩子爱科学的热情,还增强了环保意识,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
其次,在作业中发现学生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 。有一次作业,我要学生用“哈哈大笑”造句,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小明不小心摔倒了,我看到后哈哈大笑 。我就在这题的旁边写上:句子是造对了,但缺少爱心 。如果真有人摔倒了,你应该把对方扶起来,而不是站在一旁大笑 。那学生看到我的评语害羞地低下了头 。平时老师都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很多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只注重答题对与否,不注意这些小细节 。其实只要我们多用心一点,在作业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用花费很多口舌,而且收效很高 。
六、教师要树立爱的典范 。
以上谈了很多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但如果作为老师自身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的话,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也就彻头彻尾地失败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孩子需要的不是说
教,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只点拨方向的手 。教师应在生活、工作中树立起爱的典范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父母亲的温存,是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 。关爱和信任是一种人间情怀,也是一种境界,宽容、理解、尊重学生并且发自内心地关爱他们,你会发现,你的真诚和关爱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关爱之心无声地“感染”、“熏陶”直至“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中发现更多的美丽风景,才会有师生共同创设的和谐与奉献的爱心之旅 。
语文教学就是生活 。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从学习课文内容到生活实践都能从感情上的产生共鸣,在入情入境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注重内外部因素相结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