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怎么写?( 五 )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在教学《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时,先让学生读通古诗,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特别要抓住诗人心情变化去理解这首诗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启发学生:诗人去之前心情如何?到好朋友家没人来为他开门时,他的心情如何?当他准备离去时,发现了什么?这时心情又如何?进而激发学生想象满园的春色,再启发学生讨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蕴含的哲理 。最后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通过多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诗的意境美,品味诗词的语言美 。又如《九寨沟》一文,语汇丰富,语言优美,生动地描绘了四川九寨沟的美丽风光,教师不需作过多的讲解,应让学生有感情地多读,也可以开个小小的朗诵会,教师可以用课件配上一些九寨沟的风景画,以及动听的音乐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九寨沟的美,从而产生一种自觉地想保护美的意识 。特别是小学低段的课文语言浅显易懂,语句精炼,更具有趣味性,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 。教师教学时,可以采用激情表演的形式 。如三年级上册课文《蒲公英》,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
背诵 。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任何事情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
四、通过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
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 。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例如低年级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 。所以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 。高年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已走向成熟,独立判断能力增强 。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 。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
五、在作业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教育就如春雨点点,必须一点一滴地渗透 。教育者仅从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不够的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们必定要接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