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怎么写?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论文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的特点,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这里,新课标对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 。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第一,语文课上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从文章的内容出发,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加的 。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论文怎么写?】第二,学习课文,就得披文入情,不能脱离语言分析内容 。
第三,语文课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应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
因此,语文教学担负着双重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就需要正确地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互为联系,既教书又育人 。教学时忽略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科学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
一、在朗读训练中渗透
朗读,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途径,也是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的好方法 。尤其是感情朗读,既能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把消极语汇变成积极词汇,把课文中规范化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又能激发情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抒情性很强,文字却明白如话 。教师如能适当地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表情朗读训练,必然能起到分析讲解所起不到的作用 。在学习“感悟亲情”这个单元时,我都让学生多读课文,让学生自己体会理解文中作者的那份感情 。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听录音,又出示了一组图片让学生体会感悟那份情感,在讲课时,我被作者父亲对孩子的那份深深地爱所感动,父亲对孩子的爱是此处无声胜有声,特别是父亲为“我”买橘子的那段文字,我更是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父亲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来体会父亲那无言的,深沉的爱 。此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每个学生都被感动了,一些女生还哭了,她们肯定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他们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 。
后来,我又让学生找来有关亲情的文章来读,其中一篇文章《娘,我的疯子娘》让班里成了哭泣的海洋,每个学生不仅仅为文中的那位疯子娘对孩子的爱所感动,而是更深刻的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亲 。一瞬间,每个学生都长大了,变得懂事了,知道在家里替父母做事了,看到此,我打心眼了为自己的学生而高兴 。可见,对作品进行朗读,学生能从朗读中了解作品的动人情节,领略人物的品格、风采,感受人物的艺术形象,领悟文章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