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的苦总有一天会照亮你未来的路读后感怎么写?( 四 )


青霉素的发现者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细菌培养皿上有一块地方怎么没有细菌了 , 换成别人可能会不以为然 , 他却不这样想 , 结果发现这个地方的霉菌就是青霉素 。所以每一个异常现象的出现 , 都值得我们注意 。比如说现在我们给病人看病 , 用药后80%的病人好了 , 还有20%的没好 。有的医生看见没好的病人 , 就放着不管了 。那我反过来问你 , 为什么不好?有的医生说 , 不要去研究这个病人了 , 很少见的 。我说不对 , 少见就要研究 , 研究以后就可以知道到底为什么少见了 。
要创新也很简单 , 但首先要有足够的知识 。我记得小时候也乱想过 , 但那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有些医学上的创新就是在人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 再多问一个为什么 , 没准就能发现新的理论 。我在查房的时候 , 实习生喜欢听我的评论 。很多疑难病症 , 你怎样来解决?有哪些思路?从哪几方面去考虑?比如我们都知道 , 有一种肿瘤干细胞 , 它可以生出肿瘤 。如果你把这个干细胞搞清楚 , 把变为肿瘤的干细胞杀死 , 肿瘤也就治好了 , 这不就是一个方向吗?这也是一个想象 。
所以我说一个科学家要会科学地思考和想象 , 这样才能创新 。我感觉我们维甲酸治疗的创新就在这个地方 。诱导分化疗法的思路是怎么来的呢?也不是我们凭空想出来的 。以色列人奥雷·萨克斯发现肿瘤细胞在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下可以变成一种成熟的非肿瘤细胞 , 他的研究1978年就率先发表在顶级杂志《Nature》上 。我们看到人家的研究工作 , 就知道这条路可以走 。你们知道我们现在研究出的这个药多少钱吗?30颗药物 , 可以吃10天 , 费用是人民币10多块钱 , 非常便宜 。在外国 , 他们研究出的几种药物 , 一个疗程2万块、5万块、10万块??病人生病了 , 想要来治病 , 但他没有钱 , 作为医生该怎么办?这就促使我们产生两种动力 , 一种动力是我们自己研究 , 研制出一些比较好的药;第二种就是考虑有没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 。我们要面对现实 , 整个国家13亿人口 , 大部分人难以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 。面对困难应该自己研究、自力更生 , 找出新的途径 。
做医生不要只做一个医匠 , 知识面要广 , 要触类旁通
另外我讲一下基础医学和临床结合的问题 。基础打好了 , 临床上的思路自然就广了 。做医生不要只做一个医匠 , 就好像修鞋子的皮鞋匠 , 鞋子坏了我就给你修一下 , 这样不行 。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 因为生命科学要比一般的科学复杂得多 。比如说诱导分化治疗的基本医学理论 , 不是只看病就能明白的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 我先看到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的体外研究 , 这个就是基础研究 。你们肯定也听说过“靶向疗法”这个名词 。什么叫靶向疗法呢?看到一个靶点打靶子 。医学上也是一样的 , 一个病的发生 , 它在某一个部位的基础变化是什么?可能是一个蛋白质 , 也可能是一个基因 。那么我针对这个靶点用药 , 这就是靶向疗法 。没有基础研究就不知道什么是靶点 。没有很好的基础理论 , 想要在临床上做得好 , 这是不行的 。讲到一个病就要想到基因、蛋白质 。你如果说不清楚这些问题 , 就不会知道这个病的发生机理 。就好比没有基础理论的话 , 我就只会修理这只皮鞋 , 其他的皮鞋就修不来 。我经过了这样的过程:在学校里面念完基础医学后做医生 , 做医生以后 , 又回到病理生理做基础研究 。做了基础研究以后 , 又回到临床上 , 现在还在学基础医学 , 不断地看基础医学的书 。有的内容我还要查找从前的文献 。因为有的时候你发现一个基因 , 这个基因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从哪发现的?它有什么作用?如果不知道这些基础医学知识 , 我就不清楚这个病是怎么发生的 , 不可能有创新 , 所以要有一定的知识累积以后 , 才可以创新 , 才可以知道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基础和临床其实没有什么界限 。现在有一个叫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名词很时髦 , 它就是从基础研究到临床 , 从临床研究到基础 。我们研究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实际上就是转化医学的典范 , 因为我们从基础研究中知道这个药可以使肿瘤细胞往好的方向分化 , 然后应用于临床 , 得到证实了 , 再回过来研究它的作用规律 ,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