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怎么写?( 二 )



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怎么写?


【音乐课堂中的“引导到位”教学反思怎么写?】课堂教学中引导的有效性
新课程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求多项交流——交往、互动 。教师应主动到学生中间,参与学生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强有力的支持者 。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如果没有老师的及时引导,学生的学习可能要走弯路,由此可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恰如其分的课堂引导无疑极为重要 。
新课程的“引导”是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教学目标,视学生“学”的情况进行“导”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的引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一起铺设的通向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在学生遇到学习的疑难时,准确地判断学生的疑惑的症结,作出相应的提问,让学生茅塞顿开 。
一、课堂教学中引导应具备的几点:
1、引导要具有方向性 。要让学生学会那些知识,培养那些能力,培养什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定着教师引导的方向,也就是说,教学的目标决定教学的引导方向 。
2、引导要具有多样性 。教师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引导,还应注重课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充分认识上 。有些老师认为,“意外”是学生随机生成的,靠的是教师的教学机智 。其实不然,没有教师课前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计划,哪有课堂上面对“意外”的游刃有余 。在课堂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大脑的思考,面对几十种
想法,要应付几十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所以,有些环节的引导,采用一种引导方案就满足不了课堂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准备多种引导的方案 。这样设计多种引导方案,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有清醒的教学思路,运用各种形式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使课堂顺利进行,而不至于出现意外时而手足无措,或错过捕捉和利用课堂中出现的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
3、引导要具有灵活 。教师要有开放活跃的思维,要像说话类电视节目主持人一样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上要讲究灵活,不能只顾按自己已设计的教案一成不变地进行着教学程序 。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足够的耐心去听学生的发言,有灵活敏锐的嗅觉,善于捕捉到学生的想法,及时利用有价值的课堂资源 。课堂上恰到好处的引导,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它不仅仅是教师对理解知识的方法上的引导,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板书、体态动作、多媒体运用等方式手段 。
4、引导要具有适时性 。教师的有效引导应适时,适度 。课堂上,有的教师经常在学生尚未有所思考前进行引导,使学生引而不发,错失引导良机;或在无需学生深思的问题上,教师却在竭力引导,出现教师刚导完,学生思路早走到前的尴尬场面,这样的引导往往只会浪费教学时间 。同时教师引导应注意适度,即在引导时应注意控制难度,把握深度,巧设坡度,创激亮度 。这样的引导才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指明思维方向,创设良好思维情境,使教师及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反之则是对学生思维的严重干扰,导得越多,引发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