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教案怎么写?( 四 )


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 。
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 。
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 。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
生:会思念故乡、亲人 。
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
生:故园情 。
师引读:何人不起……
生接读:故园情
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 。还有吗?[五问 。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
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
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
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 。[六问 。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
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 。
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 。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 。那是他母亲在汲水!
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 。
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
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 。
(3)分句引读 。
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 。
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 。
(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
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 。
生:(深情齐读古诗)
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 。
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 。”
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