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今天 , 我读了胡适先生的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传》 。有一位先生姓差名不多 , 叫差不多 , 是这个故事的主角 。他有一双眼睛 , 但看得不是很清楚 , 有两只耳朵 , …… , 他的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 , 何必太完美呢?”
差不多先生 , 因为凡事只要求差不多 , 把自己的命都送了 。可最让我心寒的是 , 他死后 , 大家居然都称他为样样事情看得破 , 想得通 , 说他一生不肯认真 , 不肯算账 , 不肯计较 , 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 还送他一个法号“圆通大师” 。
我觉得 , “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不是一种好德行 , 是一种懒人的行为 。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些小朋友做题目时 , 只要答案差不多 , 也不问为什么要这么做 , 交上作业就完事了 , 可到了考试时 , 题目稍稍有一点改变 , 就不会做了 。还有些小朋友 , 像我 , 做完了作业也不检查 , 差不多就行了 , 不用追求那么完美 , 关键时候就闹笑话了 。这不有一次我就把“俄罗斯”写成了“俄罗欺” , 把“太阳”写成了“大阳” , 差不多先生真害人不浅啊!
胡适先生写得真精辟 , 如果人人都成了差不多先生 , 中国就成了懒人国 。
我希望我不会成为懒人国的一员 , 我希望差不多先生的“美德”随着差不多先生的逝去而永远消失 。

《差不多先生传》读后感写法怎么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今天我又读了一篇文章 , 名字叫《差不多先生》 。文章讲述了一位被称作“差不多先生”的人 , 他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文章用了五件事体现了他的性格:第一件事情是妈妈让他买红糖 , 但他买回的是白糖;第二件事是去学堂先生问他问题 , 他把“山西”读成“陕西”;第三件事是他去店铺做伙计 , 他经常把“十”字写成“千”字;第四件事是他有一件要紧的事 , 要搭火车 , 可他晚到了两分钟 , 火车开走了 。
我认为差不多先生这个习惯会让他存活不了 , 因为现在如果一个差不多就会变成差很多 , 比如:他把“10”后面多加了一个零变成“100”那样就不是差不多 , 而是差很多了!如果他觉得沐浴露和洗发水差不多 , 洗完头 , 他不就成光头了吗?在医院 , 如果医生开药把一个叫“0105A”的药写成了“A105A”的药 , 那样不就会吃死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