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读后感怎么写?( 六 )


首先,这部小说最具魅力的地方,是对舞女薰子形象的成功塑造 。你看,作者第一次对她的肖像描写:“那舞女看上去大约十七岁 。他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式发髻?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就像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 。”接着是少女的羞涩和情窦初开,请看在旅店里舞女给“我”端茶的情景:“舞女从楼下端来了茶,她坐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手在颤抖,茶碗正从茶托上歪下来?”还有少女的纯真可爱和童心未泯,请看舞女在浴场的这一段:“她雪白的身子,像一颗小桐树似的?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还有请“我”给她读故事书时的天真专注的神情:“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她笑得像花一样?”还有这段舞女和“我”率真地对话:“你在东京家住哪儿??我也去过东京,赏花时节我去跳舞的 。那时还很小,什么也不记得了 。”我邀薰子去看电影,妈妈不让去,当我走出大门准备一个人去看电影时,“舞女正抚摸着小狗的头 。他那种疏远冷淡的神情,使我对她难以开口讲话 。她连抬起头来看我一眼的气力好像都没有了 。”复杂的心理活动被描写得惟妙惟肖 。还有舞女送别的场景:“舷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离开很远之后,才看见舞女开
始挥动白色的东西 。”尽管难分难舍,但装作冷漠,因为少女的羞于表达 。总之,舞女薰子的形象是那样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我”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主要人物 。我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学生,没有以社会上的“上等人”自居,“我”以一颗平常之心善待这伙巡回艺人,从不歧视他们 。请看这一段:“我仿佛忘记了他们是巡回艺人之类的人,既没有好奇心,也不加轻视,这种很平常的对他们的好感,似乎沁入了他们的心灵 。”还有,当“我”看到薰子在浴场像孩子般赤身裸体的表现时,“我眺望着她雪白的身子?我感到一股清泉洗净了身心,深深地叹了口气,嗤嗤笑出声来?头脑澄清得像刷洗过似的?”可见我的心灵也是很纯洁很美好的 。
而且从小说中可以看出“我”对舞女薰子的好感和爱慕,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清纯美丽和天真无邪的气质,还与“我”对舞女不幸处境的深切同情有关 。“我”同情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我”担忧她们的人身安全,甚至“我”痛恨那些调戏她们的无耻的败类和这个不公道的社会,但“我”又是那样的孤立无助 。请看这一段:“我把胳膊肘拄在窗槛上,好久好久眺望着这座夜间的城市,城市黑黝黝的 。我觉得从远方微微地不断传来了鼓声 。眼泪无端地扑簌簌落下来 。”可见“我”为她们不幸处境的深深同情和无尽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