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的观后感怎么写?

话剧之日出观后感想
日出东来,满天大红!在太阳升起的时刻,在希望即将来临的时刻,有的人却把自己留在黑暗里沉睡了 。然而,日出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得到好结果呢?曹禺先生在他的著名作品《日出》中,以一位依靠男人生活的女性陈白露为出发点,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悲惨的生活画卷 。
1943年,曹禺先生作了一次名为《悲剧的精神》的演讲 。在这场演讲中,曹禺先生说:“我这里所要讲的悲剧有两个构成因素:第一是抛去个人利害关系的 。??构成悲剧的第二个要素,是要绝对主动的 。”但是,在曹禺先生的作品中,并非所有的悲剧人物都是这样“绝对主动”的“进攻型”形象,《日出》女主人公陈白露就是典型的带着中国传统悲剧色彩的“忍从型”悲剧形象 。
《日出》中的女主角陈白露,人如其名,是一滴晶莹剔透的白露 。她生存在黑暗里,却并非泯灭了所有的良知与纯净,她想追求希望,但希望不属于她,她只能在太阳出来后默默地消失 。
陈白露的形象是复杂多变的 。她生活在黑暗中,却又时时向往光明,然而残酷的现实将她一次次的拖回黑暗 。如同她的“一切陈设俱是畸形的”住所一样,她本人也是矛盾重重的 。曹禺先生在剧本中是这样描述她的外貌的:“陈白露走进来 。她穿着极薄的晚礼服,颜色鲜艳刺激,多褶的裙据和上面两条粉飘带,拖在地面如一片云彩 。
她发际插一朵红花,乌黑的头发烫成小姑娘似的鬈髻,垂在耳际 。她的眼明媚动人,举动机警,一种嘲讽的笑总挂在嘴角 。神色不时地露出倦怠和厌恶;这种生活的倦怠是她那种飘泊人特有的性质 。”这样美貌的陈白露,却居住在华丽却又阴暗的环境中,就像是“言中那习惯干金丝笼的鸟,已失掉在自由的树林里盘旋的能力和兴趣,又回到自己的丑恶的生活圈子里” 。她把自己的经历概括为“出身,书香门第,陈小姐;教育,爱华女校的高材生;履历,一阵子的社交明星,几个大慈善游艺会的主办委员;父亲死了,家里更穷了,做过电影明星,当过红舞女”,典型的大家小姐因家道中落而沦落风尘的故事 。
然而,在另一主人公——方达生想要用结婚来拯救她时,陈白露坚决地拒绝了他 。这时,陈白露的形象是一个为了钱财和享乐而甘愿出卖自己肉体的可悲的女人 。她用“我要人养活我,你难道不明白?我要舒服,你不明白么?我出门要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跳舞,你难道听不明白?”的理由残酷的拒绝了方达生的结婚请求 。她不信爱情,不认为自己的钱来的不名誉,重视金钱,这一切都将她塑造成了一个“认清社会现实的大人” 。然而,这样一个“大人”也有她未曾泯灭的单纯与良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