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公园导游词格式怎么样?( 七 )


难老泉前 , 是晋祠自然风光的精华所在 。左侧真趣亭 , 是人们观赏风光多要逗留之地 。亭下踏台阶可到水边 , 名曰“洗耳洞” 。水中石坝一条 , 如玉带贯穿腰间 , 坝下凿孔洞十枚 , 是当年南北两渠三七分水的界线 。
晋祠的树木 , 也是人们赏玩的景色 。传说中的周柏、唐槐等分布于永镜台前、关帝庙内、东岳祠中和圣母殿北侧 , 就中以圣母殿北侧的周柏最引人注目 。树高10余米 , 侧身向南倾倚 , 苍翠的叶枝 , 披覆在圣母殿屋顶之上 , 与地面成45度斜角 , 前面又一柏树支撑着它的躯干 , 名曰“撑天柏” 。
此外 , 贞观宝翰亭内的《晋祠之铭并序》碑系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亲自撰文并书写 , 字体为行书 , 深得王羲之之神韵 , 飞逸洒脱 , 骨骼雄奇 , 遒劲挺拔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通行书碑 ,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
历史上的许多文人墨客游览晋祠后留下了不少佳作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千古绝唱;宋司马光有“山寒太行晚 , 水碧晋阳春”之名句;宋欧阳修有“地灵草木得余润 , 郁郁古柏含苍烟”的感叹 。
自然景观 , 建筑艺术
被誉为我国古代建筑博物馆的晋祠是一处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相交织的风景名胜区 。自《山海经》、《水经注》以来 , 历代均有文献记载 , 而魏、北齐、隋、唐及以下各代 , 至今尚有大量的实物保留于祠内外 , 其中建筑占最重要地位 , 城堡、陵墓、祠宇宙、民居、石窟、寺观、古塔、园林、亭榭等相当集中 。
晋祠是以泉、渠水系构景的佳例 。祠内水母楼(晋源水神庙)筑于难老泉泉源之上 , 泉水从其下涌出 。楼前罩一八角攒尖泉亭 , 再下石塘之中 , 用人字堰南北三七分流 , 这是晋祠自然景观的中心 。由东向西 , 祠门、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排列在东西主轴线上 , 最后以欢喜岭上望川亭为终点 。南部台骀庙、公输子祠、王琼祠、三圣祠、同乐亭、白鹤亭、胜嬴楼、晋溪书院 。北部苗裔堂、朝阳洞、吕祖阁、三台阁、待凤轩、静怡园、唐叔虞祠、昊天神祠、钧天乐台、东岳庙、文昌宫、五云亭等环周布置 。这些建筑或依山或傍水 , 给庄严肃穆的祠庙增添了几分灵气与动感 。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 , 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2) , 崇宁元年(1102)重修 。殿依山而筑 , 恰在晋水源头之上 , 坐西朝东 , 重檐歇山顶 , 面阔七间 , 进深六间 , 单槽 , 四周围廊 , 即宋《营造法式》记载“副阶周匝”做法 。形成一个宽阔的前廊 , 其构架作了特殊处理 , 将下檐前廊当中三间的四道梁架加长到深二间 , 梁尾交于殿身槽缝的内柱上 , 使殿身前檐当中三间四柱不落地而立于上述梁上 , 并把殿身正面的门窗槛墙后移到内柱之间 , 形成深两间的前廊 , 格外宽敞 。殿内部分 , 深三间上架通梁 , 空间完整高敞 。殿前八根廊柱上各缠绕木质盘龙一条 , 即《营造法式》所载的“缠龙柱” , 是现存宋代此种做法的孤例 。大殿斗拱六铺作 , 单拱拱出三跳 , 柱头双抄单下昂 , 补间单抄出重昂 , 并施异形拱 。下檐斗和上檐补间昂嘴 , 长大而平出 , 舒展而豪放 。斗拱彩画与《营造法式》卷三十四 , 五彩遍装极相似 , 虽属后世重装 , 当是古法 。展顶筒板瓦覆盖 , 黄绿色琉璃剪边 , 琉璃脊饰虽为明代更换 , 但形状色泽精致 , 整座殿宇庄严富丽 , 此殿是现存宋代建筑中唯一用单槽副阶周匝的建筑 , 柱身侧脚 , 生起显著 , 屋顶及檐口曲线圆和 , 表现了典型的北宋建筑风格 , 可视为宋式殿堂建筑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