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谁工作的读后感怎么写?( 二 )


近年来诸如此类的小册子很是流行,之前就见过《谁动了我的奶酪》,据说是利欲熏心者炮制的,却冠以“美利坚进口”之伪名 。后来又有《送给加西亚的信》,令人费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教人诚信敬业者可谓多之又多,何必非要舍近求远呢?这样说并非是因为抱残守缺敝帚自珍,而是其中明显迎合了国人迷外的媚俗倾向 。仅从题目上看,前两者还有些许象征意味,而这次的《你在为谁工作》却是直白无误由说教演变为训导 。但三者的共性都是:因为浅白所以流行,因为浅陋所以武断,因为粗暴所以无效 。
让我们瞧瞧《你在为谁工作》是如何完成上述三大使命的 。
1.从形式到内容到方法的浅白 。全书共分五章,各章有五至七节不等,各章节有其题目,各小节围绕本章展开,形式上有序而不乱,可使读者一目了然轻松进入正文阅读 。再看精心设计的内容:“为什么要努力工作”,“你珍惜目前的工作机会了吗”,“敬业,最完美的工作态度”,“决不拖延,立即行动”,“从优秀到卓越” 。如果我是企业主,我也会对此青眼有加,用最少的语言概括除了最需要的东西,这是多么符合老板的心态呀!而各小节的题目,十之八九都是口号,口号也许会打动人,但也只是一刹那的事,随后便是如闻痴人说梦般的愕然 。
全书内容可以翻译为:提高认识转变态度——马上行动起来赶快努力工作——太伟大啦你成功了,这简直就是一部题为《王者之歌》的优美三部曲 。可能吗?也许只有在刚上班的头三个月我会相信 。而从本书的论述方法来看,以大量的举例引证加主观阐发最为突出,前者多为名人富豪之言行范例,后者又言之凿凿语气肯定无疑 。表面看似案例分析,大有MBA教程之派头,其实却是简单的模仿秀加教父口吻的混合体 。

你在为谁工作的读后感怎么写?


最近拜读了陈凯元先生所著的《你在为谁工作》,感想颇深 。面对工作,从最初毕业后的岗位所需,成长所需,家庭所需 。填饱肚子的工具,到而今,面对眼前工作的窘态 。
渐渐的,心态上有了巨大的变化 。毕业前,我的老师说:”如果,你在五年后,在这个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干不出名堂的话,那你就离开这里吧!然而,五年后,我根据老师的想法,寻找着,自己在体育教师岗位上寻觅出路时,我迷惘了 。即使到达了一个高点,然而,下来,继续寻找高点的时候,我迷路了 。那半年里,我堕落了 。我的情感思绪在跟自己心里做着恶劣的斗争 。
天使与魔鬼的争执,让一缕阳光斜照在窗边 。还好,那刻,仅有的理智让我执着着,我并未遗忘教学 。我并未忘记我的学生们 。只是那半年,在操场的跑道上,下一站,我要完成的梦想是何方?我的领导们,可能以为我是想法,思想变化了 。那是一次多么可怕的心里斗争啊!当激情退却之后,对于万物的期待值都是零度感觉时,这是多么的恐怖心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