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选择》读后感怎么写?( 二 )


《第三选择》读后感怎么写?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面前总是充满难解或看似无解的问题,于是我们失望、焦虑、有时决定放弃、有时勉强接受一些最终还是会让自己觉得很糟糕的妥协 。面对诸多棘手问题,大家惯用的第一选择就是按照“我”的方式,第二选择就是按照“你”方法 。冲突点往往就在于,到底是你的选项比较好,还是我的 。因此,不论选择哪一方,都会有人觉得受伤或牺牲 。
“思想巨匠”斯蒂芬柯维在他的《第三选择》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思维,即:面对两难困境,不妨考虑超越你的或我的方法,让双方能从冲突中找到互相协同的出路,这就是“第三选择” 。它分4个步骤来引领:第一步是“我看到自己”,第二步是“我看到你”,第三步是“我找到你”,第四步是“我和你协同” 。
李维老师在解读中说:“第三选择”的本质是一种求协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但是为了解决问题,也是让我们每个人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 。可以说“第三选择”,也正是李维老师在软实力课堂上反复讲得“移情换位”的智慧 。
听着此书,闭上眼睛回想和反省生活中的诸多经历,始知当时有些没有处理得更好的问题,多是因为自己不“觉知”、不内省、不倾听、不耐心、少了些同理心,坚持自己的所谓的完美却狭隘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定势造成 。
李维老师的解读让我们得知:其实,生活中的许多冲突点通常不是关键,严重的冲突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问题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受伤?是我们自己让自己受伤 。怎么办呢?只有深切理解对方,设身处地去“移情换位”,用同理心去接受对方并倾听了解对方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你就会放弃自己的选择,然后与对方共同做出“第三选择”,去寻找一种最佳的解决方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生命不是球赛,共赢,才是更好的人生 。当我们冲破“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进入“第三选择”时,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已不止一个,它会带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领域,创造出一种新的局面 。
这不仅让人联想起“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安徽桐城的“六尺巷的故事”:说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名为张英、张廷玉父子 。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 。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往来交通使用 。后来邻居吴家建房 。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 。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 。张英收到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居,于是给家里回了信,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巷子 。两家礼让之举成为千古美谈 。知古鉴今,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给人不尽的思索和启示,她与斯蒂芬柯维这本书所倡导的“第三选择”如此的相得益彰 。